一楼的堂屋中央,就是案发的核心区域。
死者牛旺财,一个身材壮实、穿着讲究的中年男人,呈大字型仰面倒在冰凉的水磨石地面上。
他的眼睛瞪得极大,几乎要凸出眼眶,凝固着临死前极致的恐惧和难以置信。致命伤在脖颈,一道深可见骨的巨大豁口,皮肉狰狞外翻,暗红发黑的血浆呈喷射状溅满了周围崭新的白墙、沙发,甚至天花板上都挂着星星点点的血珠,形成一幅极其恐怖的抽象画。
大量的血液汇聚在他身下,己经半凝固,形成一大片暗红色的、粘稠的湖泊。一把沾满血迹和些许毛发组织的厚重柴刀,被随意地丢弃在尸体脚边不远处。
视觉冲击力极强。饶是经验丰富的刑警,胃里也忍不住一阵翻腾。李琳只看了一眼,就捂着嘴冲了出去。
乔鹤汐却仿佛屏蔽了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。她蹲下身,动作极其专业而稳定。先快速进行尸表初检,测量尸温、检查尸僵和尸斑分布,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昨晚九点到十一点之间。她的目光锐利如手术刀,仔细检查着伤口形态、边缘、深度,又小心地提取了伤口边缘的微量附着物和指甲缝里的可疑碎屑。
“一刀毙命,砍切伤。创口边缘粗糙,有拖尾现象,凶器就是这把柴刀,典型的挥砍动作,力量极大,凶手很可能体格强壮,或者处于极度亢奋状态。”乔鹤汐的声音透过口罩传出,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,“死亡时间初步推断在昨晚十点到十一点半之间。另外,”她微微侧头,示意顾骁看向死者紧握成拳的右手,“他手里似乎攥着什么东西。”
顾骁立刻蹲下,小心翼翼地掰开死者冰冷僵硬的手指。掌心里,赫然是一小撮灰白色的、掺杂着些许深褐色的动物毛发,像是某种大型犬类的毛。
“狗毛?”顾骁皱眉,用物证袋小心装好。
现场勘查有条不紊地进行。门窗完好,无强行闯入痕迹。屋内陈设相对整齐,没有明显的搏斗和翻动迹象。死者的钱包还在裤兜里,现金和手机都在。这似乎排除了单纯的劫财杀人。
“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高。”顾骁站起身,环顾着这间装修浮夸、处处透着暴发户气息的客厅,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角落,“凶手要么是被死者邀请进来的,要么有钥匙,或者死者对其毫无防备。”
“头儿,后院有发现!”林岳在屋后喊道。
顾骁和乔鹤汐立刻绕到屋后。
后院不大,堆着些建筑垃圾和新买的农具。在靠近后墙根松软的泥地上,清晰地印着几个杂乱的脚印,有进有出,指向屋后通往山林的陡峭小路。其中一串脚印尤其深大,纹路清晰,尺寸至少在44码以上。
“拍照!提取石膏模型!快!”顾骁精神一振,指着那串大脚印命令道。这可能是凶手留下的关键痕迹!
乔鹤汐的目光却被脚印旁边一小片不起眼的、被踩倒的野草吸引。她走过去,蹲下仔细查看,用镊子小心地拨开草叶,从的泥土里夹起一个东西——一个被踩扁了的、劣质的塑料打火机,上面印着模糊不清的本地小酒馆名字。
“这地方,抽烟的人不少。”顾骁看着那个脏兮兮的打火机,觉得价值不大。
乔鹤汐没说话,只是默默地将打火机也装入物证袋,标签上清晰地写上发现位置。任何细微的异常,都可能成为拼图的关键一角。
初步勘查结束,尸体需要运到镇上解剖。顾骁留下王强带人继续现场细勘和走访村民,自己则和乔鹤汐、小李带着关键物证和尸体先行赶去镇上。回去的路依旧颠簸,车厢里弥漫着血腥味和消毒水的混合气息,异常沉默。
乔鹤汐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,侧脸线条在车窗外掠过的山影里显得清冷而疲惫。
顾骁透过后视镜看了她一眼,喉结微动,想说什么,最终只是烦躁地又点了一支烟,将车窗开了一条缝。
山风带着料峭的寒意灌进来。乔鹤汐似乎瑟缩了一下,拢了拢身上的外套。
顾骁夹着烟的手指顿了一下,不动声色地,将那条缝隙关小了些。
镇医院解剖室里,无影灯惨白的光线将一切都照得冰冷而清晰。
乔鹤汐身着全套防护装备,站在解剖台前,动作精准而沉稳。冰冷的器械在她手中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。助手在一旁紧张地记录。
顾骁隔着玻璃观察窗,眉头紧锁。
解剖结果很快出来,印证并补充了现场初检的结论:死因确系颈部锐器砍切导致颈动脉断裂、失血性休克死亡,一刀毙命。
胃内容物显示死者最后一餐在死亡前约两小时,吃的是面条和猪肉,与村长牛福贵反映死者昨晚在他家吃的晚饭情况吻合。毒物检测阴性。
“值得注意的是,”乔鹤汐摘下口罩,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脸,但眼神依旧清亮锐利,“我在死者气管深部发现少量吸入性的、带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粉末残留,己经取样送检。另外,死者右手食指指甲缝里提取到的微量皮屑组织,DNA检测正在进行。”
“刺激性粉末?”顾骁追问,“能判断是什么吗?”
“初步怀疑是某种强效的…驱虫药粉,或者农药类的成分,具体成分和来源需要实验室分析。”乔鹤汐解释道,“这很反常。如果凶手是趁其不备一刀毙命,死者不应该有吸入粉末的机会。除非…”
“除非在行凶前,死者就吸入了这东西,导致他反应迟钝,甚至失去反抗能力?”顾骁立刻接上她的思路,眼神一凛。
“不排除这种可能。”乔鹤汐点头,“还有那把柴刀,经检验,刀柄上只有死者的指纹和少量他自己的皮屑组织。凶手要么戴了手套,要么在行凶后仔细擦拭过。”
“心思缜密,又或者…是临时起意但本能地清理?”顾骁沉吟。
与此同时,现场勘查报告和外围走访的信息也陆续汇总。
那串44码的大脚印,经比对,属于一种市面上常见的廉价劳保胶鞋。
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u00cT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