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里的不舍与牵挂
办公室的老吊扇吱呀作响,在泛黄的天花板下转出一圈圈残影。我翻着教案本,发现扉页不知何时被孩子们画上了歪歪扭扭的太阳和小花,彩色铅笔的痕迹深浅不一,却像极了他们眼里闪烁的光。陈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本推门进来,叹息声混着窗外的蝉鸣:“这日子怎么就过得这么快?转眼三个月过去一半,孩子们马上放暑假,咱们也该收拾行李了。”
我望向窗外,操场边的老槐树下,几个学生正踮着脚够树上的槐花。穿红裙子的小女孩仰头时,发梢沾到了飘落的花瓣,像极了第一次见她时,躲在教室角落怯生生的模样。记得那天我刚站上讲台,她攥着被墨水染蓝的手指,怎么都不敢回答问题,如今却能在作文里写下“老师的眼睛像星星,照亮了我心里的小角落”。
“这批孩子和咱们刚来时比,变化太大了。”陈老师把作业本放在桌上,推了推下滑的眼镜,镜片后的目光有些,“你看三班的李明,以前总逃课去掏鸟窝,现在不仅按时交作业,还主动帮同学讲解数学题。”她翻开手机相册,给我看昨天课间拍的照片——李明站在黑板前,握着粉笔认真板书的样子,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派头。
我想起上周的作文课,主题是“我的梦想”。扎羊角辫的晓梅写想当医生,治好奶奶的腿;总爱偷瞄窗外的小磊说要做飞行员,带山里的伙伴看大海;还有个孩子写道:“我想变成蒲公英,跟着夏老师飞到有高楼大厦的地方,看看外面的世界。”当时读到这句话,我在办公室偷偷抹了眼泪,窗外的山风裹着野花香,轻轻掀动作业本的边角。
“真舍不得走。”陈老师突然说,声音有些哽咽,“前几天家访,张奶奶拉着我的手,非要塞给我一筐土鸡蛋,说‘老师教我家娃读书,比亲闺女还亲’。”她从抽屉里拿出个皱巴巴的信封,里面是学生们写的信,“你看,这些小家伙,字还没写工整,就学会说煽情的话了。”
我接过信,歪歪扭扭的字迹里满是童真:“夏老师,你走了以后,还会记得我吗?”“等我长大了,去城里找你,给你带野蜂蜜!”信纸边缘被雨水洇过,想来是孩子写完后又反复看过,不小心沾到了水。
正说着,教室方向传来喧闹声。透过窗户,我看见一群学生往办公室跑来,领头的晓梅怀里抱着个大纸箱,跑得气喘吁吁。“老师!我们给你们准备了惊喜!”她脸颊通红,眼睛亮得像山涧的溪水。
孩子们七手八脚地打开纸箱,里面装满了手工礼物:用松果和彩线串成的风铃,画着我们模样的石头彩绘,还有用野花压成的书签。小磊捧着个玻璃瓶,里面装着彩色的星星:“这是我们全班叠的,一颗星星一个愿望,老师你们带着它,就能实现所有心愿!”
陈老师蹲下身,把几个孩子搂进怀里。阳光穿过玻璃窗,洒在他们身上,勾勒出金色的轮廓。我忽然想起初到这里时,对简陋的教室、蜿蜒的山路满心忐忑,如今却觉得,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故事,每一张笑脸都刻进了心里。
“其实咱们走了,对孩子们未必是坏事。”陈老师擦了擦眼角,语气坚定起来,“就像教他们学骑自行车,扶得再久,总要松开手。重要的是,我们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向往和希望的种子。”她望向远处连绵的山峰,夕阳给山峦镀上一层温暖的橘色,“等这些种子生根发芽,说不定哪天,就真有孩子飞出大山,把外面的世界带回来。”
窗外的蝉鸣声忽然变得清亮,晚风裹挟着槐花的甜香漫进屋子。孩子们围着我们叽叽喳喳,讨论着暑假要去河边捉鱼、帮家里晒玉米,还要给我们写信。我抚摸着玻璃瓶里的星星,突然觉得,离别或许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重逢——当这些怀揣梦想的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,我们播撒的每一份希望,都会化作照亮前路的光。
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lAKclA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