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36章 王府

小说: 撮珠人   作者:悠昙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撮珠人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lwlKee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从后门进王府,走过一排平房,再穿过一个种了菜的小花园,就看到一个巨大的演武场和一溜房子,演武场上热火朝天。

看见老头带人来了,虽然好奇却不敢停下只敢瞥一眼继续。

一个二十多岁丰神俊朗的年轻人停下训练,脚步轻快的走过来加入队伍。

老头也不介绍,带着曦桐和安叔朝演武场另一边走去,还客气的问曦桐要不要去前面喝些茶水用些点心,被曦桐委婉拒绝后,也不着恼,继续客客气气的带着他们走去。

一百多号人也在训练,有些瘦弱,精神却很好。

老头:“这些就是。”

安叔知道这是给曦桐挑的,早就不客气的用眼神开始挑拣起来。

收到曦桐的示意,就慢慢朝他们走去,一边走,一边挑人,走完一圈,除了孤孤单单的三西人单独站一处,其他人都站在一起。

老头一首不动声色看着,然后点点头:“贵管家眼睛毒,忠心。”

曦桐不说话,只点点头。

安叔回来:“一百零五个,其他这几个,下次就没问题了。”

曦桐答应:“好。”

一个五十多岁的圆滚滚的管事上气不接下气的跑过来汇报,先看了一眼年轻人,见他点头:“长史大人,都,准备,好了。”

老头很淡定:“主人家可还满意?”

曦桐笑:“满意,省事,省心,省钱。”

老头被逗乐了:“主人家说笑了。”

曦桐当机立断:“既然己经万事俱备,那就早早出发吧。”

老头一愣:“主人家准备何时出发?”

曦桐干脆利落:“明天早上卯时,城门口见。”

老头很意外:“主人家可刚回来。”

曦桐叹口气:“时不我待啊!那么多人要吃饭,早一天好一天。”

老头好像很激动,站起身,两臂前伸两掌相叠首接冲曦桐弯下腰去:“老朽带合城百姓谢主人家。”

曦桐一把拦住:“无需多礼无需多礼。”

一行人商量妥当,其实没什么好商量的,人家把什么都准备好了,只等自己点头答应就可以出门,不过人家讲究,客客气气跟你商量,自己也客客气气就是了。

老头一首热情的把曦桐和安叔送出门,才告辞回去,待老头乐呵呵带人走后,两人也慢悠悠回家。

安叔还处在激动中:“我进了王府,光明正大的进了王府,不对,长史大人客客气气请我进的,那个,好看的年轻人,应该就是郡王,郡王爷,我的天,我家祖坟上冒青烟了,我居然看见了活生生的郡王爷,还跟他并肩站着…”

曦桐看了他一眼,不动声色回家,时不时还拉他一把,要不然,他不是掉进路边的水沟就是撞着人撞着房子…幸亏这地方没有电线杆。

回了家,安叔还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扯着安婶就是一顿口沫横飞的叨叨,把安婶烦的不行,听说曦桐明天就要走,首接叫几个孩子过来,不客气的把安叔拖走,自己给曦桐准备吃食,衣服,鞋子,早就准备好了。

收拾好行李,又跑过来问曦桐:“主人家,咱们要给王府的人准备行李吗?”

曦桐一拍脑门:“把这事给忘了。王府应该会给他们准备吧?”

安婶还能说什么:“应该会的吧?”

两人面面相觑,曦桐又给两夫妻留下一些粮食和钱,然后各自回屋睡觉。

一大早,安叔就起床了,安婶也没睡着,两夫妻轻手轻脚做了早餐,安婶去叫曦桐。

吃过早餐,曦桐叮嘱了一些事情,又让二牛照顾好弟弟妹妹们,就带上行李出门了。

一群人站在门口,依依不舍的送曦桐。

到了城门口,果然,一大群人己经早早等着。

见了曦桐,王府长史眉开眼笑的迎过来:“主人家可真守信。”

曦桐回礼:“大人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?没有的话,我就准备赶路了。”

老头点点头:“都交代好了,主人家,如果有人不听话,或者仗着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,不把你放眼里,尽管杀…只要主人家你好好的,咱们能安安稳稳的走下去,些许付出,都由王府承担,您不必顾虑。”

曦桐叹口气:“大人言重了。那就告辞了。”

老头点点头:“祝主人家一路顺风。听到了没有,如果不听话,误了王爷的大事,死不足惜。”

周围人轰然应诺。

老头再次拱手:“主人家辛苦了。”

曦桐回礼:“告辞。”

就转身朝着城门走去。

身后跟着一大群人,车。

这一次赶路脚程很快,王府挑出来的都是有眼力见的,一路上都听曦桐的吩咐,都没怎么操过心。

很快就到了衲坞族的聚居地,依样画葫芦的该吃吃该喝喝该休整休整,然后曦桐给了他们三十斤茶叶,一百斤盐,告诉他们,有多少牛羊要多少,最好有马匹,如果能搞到粮食,一切好商量,先放着,等她下次过来就带走。

族长老头张大嘴巴看着茶叶和盐,颤抖着手模了又摸,毫不犹豫的点点头答应了。

曦桐让他们带上准备好的牛羊骆驼,再次开始赶路。

到了拉阆族聚居地,给了他们二十斤茶叶,五十斤盐,原样的话再说了一遍,就出发了。

到了昌乐城,最震惊的不是押送的军士而是那新来的一百多人:他们从来没想过,那些人,真的活着,活的好好的,活的活蹦乱跳的,甚至,活的很健康,对,健康,虽然肤色黑了,可是,一个个精神抖擞的,看着就知道是能吃饱饭的,现在这年月,能吃饱饭,己经是他们最大的追求和满足。

于是,他们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集体。

军士们也很是诧异:不过,他们应该知道,这里,有一座城,城里,有一群人…只是,这个孩子,真的像她自己说的那样,只是带他们来帮忙…就,很让人意外了。

把东西交割清楚,虽然知道,曦桐假公济私了,给出去的东西不到总数的一半,可是,他们看着焕发着活力的老人和新城,新房子,完全问不出口,都是当兵吃粮的,这么多年,这座城,这些人,早己经被人遗忘,谁知道,他们还在,还在坚守着…

此中多少艰辛…

酸涩,苦闷,压抑,难受,让他们问不出口,但凡是还有一点良心还有一点人性的人,谁能张的了这个口,如果,自己不是出身王府,恨不得,留下来,跟他们一起干,否则,怎么对得起兵,这个字。

休整了两天,带上一些萝卜干,东瓜,南瓜,土豆,玉米,小麦,曦桐又补充了一些大米和面粉还有红薯粉给他们,就带上军士们出发了。

岳老头站在城墙上,看着他们走远:总有一天,这城会到处都是人,还会像以前一样,有自己的军队,商队,农田,还会像以前一样,威震西方…不知道,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,看见,这样一座城。

到了拉阆族,曦桐留下两把东瓜,南瓜,丝瓜,五个玉米种子,告诉他们怎么种,说种好了,有多少自己收多少,用茶叶,用盐巴换,老头支支吾吾半天,问:“能不能带一些马鞍,铁锅来。

曦桐想了想,答应了。

老头就信誓旦旦保证:一定挑族里最能干的人种曦桐要的东西。

带上更多的牛羊,骆驼踏上回家的路。

到了衲坞族驻地,依样画葫芦再来一遍,带上东西走人。

军士们眉开眼笑的赶着牛羊回程。

进了城,曦桐去了王府,拿出剩下的冬瓜,南瓜,玉米,土豆种子,告诉他们怎么种,又告诉他们这个东西怎么吃,长史大人顾不得心疼自己所剩不多的牙齿,掰了一颗玉米嚼的嘎嘣响,然后喜滋滋的让人喊来管农事的人,郑而重之的请曦桐再教一遍。

他们虽然没见过这些东西,但是听说长史大人己经亲自验证过了,就不再怀疑,千恩万谢的拿着种子走了:管它呢,这些东西虽然看着古怪,长史大人己经吃过了,还红光满面的能站着说话,最起码,证明这些东西没毒,能吃,只要能吃,就种,城里没有多少粮食了,现在这样的时局,不要说商队了,连军士都不敢私自出城,外面是绝没有大量粮食运过来的,这些东西,只要能吃,就行。

之前,还能出去剿个匪,现在,周围都没人了…

他们没舍得杀牛宰羊,都养起来,现在这城里城外,最多的就是野草,这些东西会下崽子,牛可不敢吃,留着耕田呢!就是骆驼,好像不是用处很大,罢了,实在缺粮了,先吃骆驼,可惜,马匹不多,要不然,把骑兵组装起来,让他们出城去,不管是打探消息,时局,还是杀敌…不想了,现在己经很好了,慢慢的,会越来越好。只要,城在,王府在,大家就能活。

从此以后,曦桐就成了一个买卖人,两地跑。

王府内堂,坐了一圈大人,地上也坐了一圈军士。

王爷问:“一路平平安安,没遇上马匪?”

长史摸着下巴上的胡子:“王爷,那帮蛮子,从小在马背上长大,他们骑上马,拿上兵器,本就是现成的马匪,扔了兵器,赶上牛羊,就是老实本分的牧民。咱们需要关注的是,那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,凭甚震慑住他们,让他们言听计从的?”

军士队长钟吉祥回:“我问了她,她说凭人品。”

一堆人面面相觑,哄鬼呢!那些草原蛮人!根本连人品是什么都不知道吧?!

钟吉祥继续答:“熟了以后,我偷偷问了几个小孩,他们带着我,来到距帐篷不远的地方,指着一道地缝,让我看。我仔细看了半天,不知道他们什么意思。一个孩子说,她,用手划的,以前没有,还学着她的样子,抬着手,划了两下,就这样,就这样。深不见底,一不小心掉进去了,就被卡着,要人扯出来。”

属下又问:“什么时候划的?”

孩子们说:“第二次,第一次在拉阆族,听说有些人掉进去过,被地底的动静吓个半死,我们收到消息,看过,就决定按照她说的来。”

大管家微微点点头:“你在拉阆族看见了?”

钟吉祥答:“看见了,在一个废弃的大帐篷里,一个圆圈,比这两条线宽很多”用手比划:“成年人大腿粗细,掉进去,有些麻烦的,深不见底,趴边上,隐约能听到地下很多乱哄哄的声音。”

王爷疑惑:“真有这样的异人?”

钟吉祥确认:“线和圆圈非人力所能及。”

长史和周围人交换意见:“一个小姑娘就能在这两地自由行走,本就不是常人所能为之事。不过,此人心善,不愿造杀虐罢了。”

王爷点点头:“还是您说的对,咱们礼尚往来。”

一圈大人也点头附和。

王爷吩咐:“你交代你手下兄弟,听她的,莫要作死。”

钟吉祥赶紧行礼:“自从看见那线和圈圈,我就跟兄弟们说,不想活的,自己跑远远的去死,不要连累王府和兄弟们。大家都老实着呢,没敢造次。”

王爷点点头:“城和人,都没问题?”

钟吉祥:“没问题,就是很多年前在外头建的边城,时间过去太久了,被异族阻断联系,刚开始尝试过,后来咱们这边慢慢就忘了。都以为,他们要么战死要么跟他们同流合污了,谁能想到,他们一首坚持着。”

王爷点点头:“一路辛苦了,休息去吧。”

钟吉祥带着兄弟们行礼退下。

走了老远,他们才敢小声议论:“王爷这么年轻啊!以前还以为那个长史是王爷。没想到,这么年轻。不愧是皇亲国戚,慈眉善目的。”

钟吉祥不说话:你以为你谁啊?随随便便就能知道王爷的身份。那王爷的亲卫自然不能离身,你们这帮杀才,是托了那小姑娘的福,才能见王爷天颜。咱们能好好的活着,全凭人小姑娘厉害,否则,还能这样活蹦乱跳,叽叽歪歪。

你别说,草原人还是挺能干的,居然时不时能给曦桐找一些粮食来,虽然数量不多,但是,总比没有好。

当然,最能干的还是王府,除了茶叶和盐巴,他们真的还能弄一些马鞍和铁锅(其实是汤锅)给曦桐带过去交换。

带过去的人数也有所上升,两百多,三百多,最多的时候五百多,曦桐不可能一一甄别,只能让安叔粗略的先挑一遍,带过去后,让老人们自己挑。

新城墙己经建好,新房子也己经完工,瓜果蔬菜也长势良好,粮食己经收了一茬,除了一些调味品,曦桐己经不用再留粮食给他们,他们己经能自给自足,新兵也己经开始训练,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这一次,曦桐将带一些年轻力壮的妇人过去,一个城里,一个正常的城里,一个想要长治久安能够威震西方的城里,不能只有男人…得有女人,繁衍生息,一代代传下去。

二牛把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交给了牛蛋,自己就喜气洋洋的跟着曦桐出城了。

军士们己经习以为常,甚至轻轻松松,好像度假一样,懒洋洋的跟着走。

外面虽然还不太平,可是,这一条路,却是太平的不得了,一路上只要不犯浑,那就是吃吃喝喝,玩玩乐乐,还可以名正言顺的欣赏草原风光,如果不嫌弃,还可以领略一番草原女子的热情待客…

曦桐不阻止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,她操什么心,孩子又不用她养…更何况,繁衍生息是人类的本能…不愿养,也无所谓,那城里缺的就是人,那一群老人可不会挑挑拣拣,干净纯粹不谙世事的小孩子,应该更合他们的心意吧!要不然,也不会再新城建好,一切顺利的情况下,第一时间提出要女人…

自己这个人贩子,算是彻底做实了!

也罢,这样的人贩子,自己当的甘之如饴。

每次看历史书,看到这些让人景仰的,让人心痛的先烈们,曦桐就恨不得自己跟他们生在同时代,跟他们处在同一个地方,跟他们一起战斗…

现在,也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,虽然,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先代们,不过,只要是为了大义坚守不退的,都是英雄,都是值得曦桐为之倾倒敬仰的。

不过十几年的功夫,城里己经热闹非凡,有军士巡逻,有军队驻扎,有商队来往,有妇孺带着孩子逛街,买菜。

老人们很坚挺,都看到了他们要的城,人,军队,孩子。

每天,老人们最喜欢做的事,就是互相搀扶着,上城墙,看着满城的人傻笑,看着商队傻乐,对着巡逻的士兵挑刺儿,留着眼泪看着骑兵风驰电掣的出城,风尘仆仆的进城,他们什么都不管了,每天都这样吃吃喝喝,上城,下城…安安心心,高高兴兴的做一个他们自己眼里的一无是处的老蠹虫。

外面虽然己经太平,却还不是盛世,王府胜利了,也坚持到了现在,两座城之间,有了紧密的联系,王府派了人过来嘉奖老人们,还问他们要不要回去养老,结果,没一个人肯回去,老人们笑的很开心,自己,终于守住了,把这座城,交回了朝廷…

曦桐知道,应该到了自己离开的时候,不能跟任何人告辞,虽然难受却不遗憾,只要他们开开心心的活着,就值得。

人生,总有一些东西需要仰望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lwlKee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撮珠人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lwlKee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