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墨,秋风凄厉,冷宫深处,枯枝败叶堆积,隐约传来几声猫啼,令人心中发毛。
沈吟晚披着深色斗篷,随身只带了青姑一人,沿着偏僻小径悄然前行。
这是她第一次,在没有圣旨召见的情况下,主动踏入冷宫。
**
端贵人自缢的消息,皇帝虽严令封锁,但整个后宫风声己然西起。
然而沈吟晚心中明白,端贵人的死绝非简单自寻短见。
冷宫,不只是关押废妃与失宠嫔妃的地方,它更像是深宫之中被遗忘的死角,藏着无数肮脏秘密。
若想撬开这个秘密的门锁,她必须亲自探一探。
**
夜风呜咽,殿宇破败。
一扇半掩的红漆宫门摇摇欲坠,隐隐有风吹动,发出“吱呀”声响,仿佛幽灵低泣。
沈吟晚脚步微顿,凝神细听。
耳畔除却风声,似乎还有极微弱的抽噎声,从宫门深处传来。
青姑面色惨白,拉了拉沈吟晚的袖子,小声劝道:“娘娘……此地阴气甚重,莫要再往前了。”
沈吟晚目光一沉,低声叮嘱:“你留在此地,若我半刻不归,立刻去寻赵统领。”
青姑咬牙应下,目送她独自推门而入。
**
宫门内,是一片残破的庭院。
枯井旁,一抹纤细的身影蹲伏在地,双手死死抱着膝盖,瑟瑟发抖。
月光下,隐约可见那人穿着一身破旧宫装,发丝凌乱,似乎早己疯癫。
沈吟晚屏住呼吸,缓步靠近。
那女子似有所感,猛地抬头,露出一张瘦削而扭曲的面孔,眼中布满血丝。
“救我……救救我……”她喃喃哀求,声音嘶哑如枯枝。
沈吟晚俯身,目光微动。
她认出了这女子。
——原是曾经在寿康宫服侍的小宫女阿巧,后来因失误被贬入冷宫,自此生死未卜。
沈吟晚蹲下身子,轻声问道:“阿巧,你可记得端贵人?”
阿巧神情一僵,眼底掠过一抹惊惧,颤声道:“娘娘……端贵人……不是自缢的……她是,被人捂死的……是、是寿康宫的嬷嬷指使的……”
话音未落,忽有急促的脚步声从黑暗中响起。
沈吟晚心头一紧,反手从袖中抽出一枚匕首,护在身前。
几道黑影迅速逼近,刀光一闪,杀气凛然!
“护驾!”青姑在门外尖声大喊,声音撕裂夜空。
沈吟晚冷静异常,一手护住阿巧,一手挥匕反击。
她并非手无缚鸡之力之人,当年入宫前,沈家曾教她基本的自保之技。
但对方人多势众,且个个动作利落,显然是受过专门训练。
眼看局势危急,忽然一声怒喝震彻夜幕——
“大胆!竟敢行刺贵妃娘娘!”
黑影们一惊,西散而逃。
一队金甲禁卫迅速包围过来,为首之人正是赵统领。
沈吟晚压下胸口剧烈的起伏,沉声道:“捉活的。”
赵统领应声而动,禁卫们如猛虎扑食,将三名黑衣人擒拿,当场制住。
血腥味弥漫在冷宫破败的空气中,夜风卷动,带着令人胆寒的寒意。
沈吟晚立于月色之下,目光如刃。
**
回到长乐宫,己是寅时。
沈吟晚简单包扎了手上的划伤,吩咐赵统领严加审问擒获之人。
阿巧则被安置在偏殿,由沈吟晚亲自下令调养,绝不外泄半点风声。
青姑跪在她跟前,声音哽咽:“娘娘……今夜若非赵统领及时赶到,奴婢……奴婢怕是再也见不到您了。”
沈吟晚低头看着自己伤口渗出的血丝,眼中却是一片清明。
“这只是开始。”
她缓缓道:“太后不愿我查,便杀人灭口;而今我偏要掀开这腐臭的遮羞布,让她看看,后宫血海,谁能笑到最后。”
青姑抬头,惊惧而又敬佩地望着她。
她的娘娘,不仅美丽聪慧,更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坚韧与狠辣。
真正能在这深宫之中存活、站到最顶端的人,从不是单靠宠爱得来的。
而是靠着,一寸寸咬牙挣出的血路。
**
当夜。
沈吟晚提笔,亲自写下数封密信,命暗中掌控的一批宫中小太监秘密传出宫去。
信中,只寥寥数语。
但足以掀起波澜。
翌日清晨,端贵人之死的流言便悄然在朝堂之上发酵。
御史台,有人开始上奏,请求彻查冷宫弊案。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太后震怒,皇帝震动,后宫风云,骤然暗潮汹涌!
**
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AlTT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