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候鸟未归时115

小说: 候鸟未归时   作者:婵婵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候鸟未归时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Tlul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"听,露水落叶子上的声音。"张沛忽然压低声音,粗糙的手掌轻轻覆在小顺子的薄毯边缘。老梧桐的枝桠间漏下斑驳月光,在孩子们沾着草屑的发梢上跳跃,"小时候我爹常说,露水是星星流的眼泪,落在谁身上,谁就能梦见银河。"

齐濮往苟母的搪瓷缸里续了些温水,水面倒映着他眼角的细纹:"还记得去年秋收,这几个小混球在谷堆里打滚,阿巧的红头绳挂在麦穗上,找了半宿。"他说着,从兜里掏出块皱巴巴的糖纸,"小顺子非要把最甜的水果糖留给你,自己啃硬邦邦的红薯干。"

苟母着糖纸,眼眶突然泛红:"多好的孩子...要是我那口子还在,见着这热闹劲儿,保准又要酿他的桂花酒。"她望向星空,声音带着笑意,"说起来,该把地窖里的陈酿挖出来了,等新房上梁那天喝。"

谢阳用铁钳拨弄着灰烬,突然迸出几点火星。他指着墙角的竹筐:"白天在镇上买了糯米,明儿个咱们蒸些重阳糕。顺子爱吃豆沙馅的,阿巧要撒满桂花..."话音未落,远处传来悠长的牛哞,惊起一片夜栖的麻雀。

"别吵着孩子们。"齐濮轻轻嘘了声,却见阿巧突然翻了个身,玻璃瓶里的萤火虫撞出细碎的光。她梦呓般呢喃:"月亮...掉在葡萄架上了..."

张沛忍俊不禁,捡起片飘落的梧桐叶,小心翼翼地替她盖住滑落的肩头:"这丫头,梦里都惦记着她的星星。"他望着沉睡的孩子们,忽然感慨,"记得刚来这儿时,顺子怕黑不敢一个人睡,现在都敢爬树掏鸟窝了。"

苟母从围裙兜里摸出把晒干的艾草,搓成细绳点燃:"驱虫的。"淡青色的烟雾缭绕间,她声音变得悠远,"我娘家村子也有棵老梧桐,树下总摆着石磨。每到腊月,全村人聚在一块儿磨豆腐,小孩就蹲在边上偷吃豆腐渣..."

"那咱们也打口石磨!"谢阳眼睛一亮,"开春种些黄豆,让孩子们体验体验。小顺子准能把磨盘推得飞起来。"他说着,起身查看新砌的砖墙,月光照亮墙根处新挖的菜畦,"等葡萄树栽下,边上再种些丝瓜,搭个凉棚。"

齐濮仰头饮尽葫芦里的残酒,喉结滚动:"到了夏天,在凉棚下摆张竹床。晚上就着月光下象棋,输的人去菜园子偷根黄瓜。"他突然笑出声,"上次张沛耍赖,被狗追着跑了三条巷子。"

"那是我故意逗它玩!"张沛涨红着脸辩解,却也跟着笑起来。笑声惊得墙角的蟋蟀噤了声,片刻后又唧唧复鸣。

夜风突然转急,老梧桐树沙沙作响。苟母往火堆里添了块干牛粪,暖意重新漫开:"天气预报说要变天,明儿得把晒的干辣椒收进来。阿巧的红裙子...也该找裁缝做了。"她望着玻璃瓶里明灭的萤火,"听说城里现在流行拍什么艺术照,等新房盖好,咱们也去县城照一张全家福。"

"我要骑在谢阳叔脖子上!"小顺子突然冒出一句梦话,惹得众人又笑又轻。谢阳蹲下身子,替他掖好被角,指腹蹭过孩子晒得黝黑的脸颊:"好,等你再长高些,叔带你去爬最高的山,摘最亮的星。"

远处传来更夫打梆子的声响,三更天了。齐濮铺开自己的薄毯,挨着孩子们躺下:"睡吧,明早还要去镇上赶集。"他望着头顶的星空,喃喃道,"希望葡萄苗能活,等结果了,给每个孩子缝个葡萄香囊。"

张沛往苟母身边挪了挪,压低声音:"您说,以后孩子们长大了,还会记得今晚吗?"

苟母望着跳动的火星,轻声说:"会的。就像老灶台上的火,看似灭了,底下总留着余温。等他们想家的时候,这温乎劲儿,就会顺着回忆,一点点漫上来。"

老梧桐树的影子仍在摇晃,月光为熟睡的孩子们镀上银边。玻璃瓶里的萤火虫渐渐安静,仿佛也坠入了甜美的梦乡。而大人们守着渐弱的火堆,在这方被月光笼罩的天地里,静静编织着比星河更璀璨、比岁月更绵长的,属于他们的烟火故事。

“你们听,风里有蟋蟀在拉琴。”张沛忽然竖起耳朵,将掌心贴在老灶台冰凉的陶砖上,“这灶台啊,比我年纪都大,裂缝里藏着三代人的故事。”他说着,从砖缝里抠出半枚生锈的铜钱,铜绿在月光下泛着幽光。

齐濮凑近细看,喉结滚动了一下:“我爹临终前攥着枚铜钱,说那是他走南闯北时,在老城隍庙求的平安符。”他的手指无意识着酒葫芦上的刻痕,“后来家道中落,娘把铜钱埋在老房子的门槛下,说等日子好了再挖出来。”

苟母往火堆里添了把晒干的玉米秸秆,火苗“轰”地窜起,照亮她鬓角新添的白发:“咱们这灶台啊,倒像个聚宝盆。”她从围裙口袋掏出个油纸包,里面是切成小块的麦芽糖,“小顺子换牙时,总爱把掉的乳牙塞在砖缝里,说这样新牙能长得齐整。”

谢阳用铁钳夹起块烧红的木炭,突然轻笑出声:“上个月下暴雨,阿巧非说灶台里住着灶王爷,举着萤火虫灯笼要给人家照亮。”他的目光落在墙角堆叠的青砖上,“等新房砌好了,这老灶台也得留着,就当是给孩子们的童年立个碑。”

夜风裹着远处稻田的清香掠过,老梧桐的叶子沙沙作响,像在应和众人的低语。张沛将铜钱重新塞回砖缝,拍了拍手:“说起来,咱们该给新房起个名儿。叫‘葡萄院’太首白,要不叫‘萤栖居’?”

“不好不好!”阿巧突然翻了个身,嘟囔着抗议,玻璃瓶在草席上滚了两圈,“要叫‘月亮糖铺’,这样每天醒来都能闻到甜甜的味道。”

大人们愣了愣,随即笑作一团。苟母擦着笑出的眼泪,往阿巧身边挪了挪:“这丫头,梦里都惦记着吃。不过她说得也在理,过日子啊,就得带点甜。”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晒干的山楂片,“明天用老灶台熬锅山楂茶,保准开胃。”

齐濮望着星空,手指在地上划出葡萄藤的形状:“我在书上看到,有种夜光葡萄,果实能发出淡紫色的光。”他的声音带着憧憬,“等咱们的葡萄架搭起来,就托人从西域弄些种苗,夜里坐在架下,分不清是果子亮还是星星亮。”

谢阳用炭条在青砖上画着草图,勾勒出新房的模样:“堂屋要开扇大窗,正对着老梧桐。冬天晒太阳,夏天听蝉鸣。”他突然想起什么,从工具箱里翻出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彩色玻璃碎片,“这些是攒了好久的,到时候嵌在窗棂上,阳光一照,满屋子都是彩虹。”

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,己是西更天。张沛往苟母的搪瓷缸里续了热水,水汽氤氲中,他的声音变得低沉:“我娘总说,日子再难,只要一家人围着火堆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。”他望着熟睡的孩子们,“现在看着他们,才明白这话的分量。”

苟母轻轻盖上竹编簸箕,隔绝最后的火苗:“记得那年饥荒,我家灶台三天没生火。有天夜里,隔壁大娘揣着个热红薯翻墙头递过来,那温度透过粗布衣裳,烫得我心口发疼。”她着簸箕边缘的裂痕,“所以啊,等新房盖好了,咱们的灶台要永远留着火种。”

老梧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缓缓移动,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。玻璃瓶里的萤火虫突然集体亮起,幽绿的光芒映在孩子们熟睡的脸上,阿巧嘴角还沾着麦芽糖的碎屑,小顺子攥着半块野山楂,手指无意识地蜷起。

谢阳脱下外套,轻轻盖在孩子们身上:“睡吧,等天亮了,咱们就去挖葡萄坑。”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疲惫却满足的面容,“往后的日子,就像老灶台上的火,有明有暗,有热有温,但总归是亮堂的。”

夜风渐息,蟋蟀的琴声也渐渐稀疏。在这方被月光笼罩的天地里,老灶台静静守着余温,大人们轻声细语,编织着比星河更璀璨、比岁月更绵长的烟火故事。而那些沉睡的孩子,正做着甜甜的梦,梦里有发光的葡萄、会讲故事的萤火虫,还有永远不会熄灭的,家的温暖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Tlul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候鸟未归时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Tlul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