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候鸟未归时44

小说: 候鸟未归时   作者:婵婵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候鸟未归时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Tlul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“嘿呀!这谱子上的饭团怎么还会动?”苟丹丹的荧光绿指甲戳了戳平板电脑,全息投影里的寿司突然“跳”到《拥军花鼓》的五线谱上,“齐璞你搞什么鬼?怎么把我的午餐投影到编曲软件里了?”

“这叫‘食物节奏采样’。”齐璞推了推眼镜,筷子夹着半块三文鱼精准点中虚拟饭团,“紫菜的脆响是十六分音符,米饭的咀嚼声是切分节奏——”话未说完,李婶的假牙己经“咔嗒”咬住投影边缘:“当年在坑道里吃压缩饼干,那声音能当军号使!”

董家希忽然从急救包里摸出片干枯的铃兰花,放在麦克风前轻轻摩擦:“听,这是‘岁月的沙沙声’。”细碎的响动混着远处地铁的轰鸣,在录音棚里织成层怀旧的滤镜。张沛的金属书签在声学测量仪上划出弧线:“频率650Hz,接近老式胶片放映机的运转声。”

“妙!”刘文山突然举起改造过的卡林巴琴,琴键上粘着李婶的旧军功章,“把勋章当拨片用,弹出来的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》肯定带‘钢炮味儿’!”他刚要演示,王阿姨抱着个绣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热水袋撞开门:“刘叔把广场舞音箱和太阳能路灯连起来啦!现在天黑灯亮时会自动播放《珊瑚颂》!”

“这是‘光声联动’!”齐璞的铅笔在五线谱上画出闪电符号,“可以设计个‘晨昏线节奏’——日出时用风铃的高频音,日落时混入落叶的低频响。”苟丹丹立刻把假牙泡进装着亮片的玻璃罐,晃出“哗啦啦”的响:“再加个‘月光混响’!用我的亮片模拟星星眨眼的节奏!”

李婶忽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褪色的快板词:“瞧瞧当年的‘即兴创作’!”纸张翻动声混着她假牙的轻叩,竟形成奇妙的节奏。董家希跟着节奏吹起《打靶归来》,口琴簧片震落的灰尘飘进苟丹丹的睫毛膏刷子,她对着麦克风吹气,扬起的粉末在追光灯下像场微型雪。

“停!”张沛的书签“啪”地拍在录音设备上,“声压级超标了!李婶的假牙振动频率和苟丹丹的亮片粉尘产生了共振,再这么下去会触发消防警报!”话音未落,刘文山的表哥举着手机冲进来:“快看!咱们上次录的《假牙圆舞曲》上热搜了!播放量破百万!”

全息屏幕上,弹幕像烟花般炸开:“奶奶的假牙会发光!”“口琴和电饭煲的合奏绝了!”“求亮片链接!想给我家猫做个‘迪斯科项圈’!”李婶凑近屏幕,军功章蹭到“致敬最可爱的人”的弹幕,忽然红了眼眶:“老头子,你看,现在的年轻人……还记得咱们当年唱的歌呢。”

“叮咚——”装螺丝钉的玻璃罐突然响了,苟丹丹捞出颗闪着银光的小零件:“正好!给李婶的假牙装个‘弹幕接收装置’!”她用糯米胶把螺丝钉粘在假牙内侧,“以后您一笑,就能看见网友的彩虹屁从牙上冒出来!”

董家希忽然指着窗外:“看!中学的学生们在操场排方阵!”众人挤到窗边,只见绿色校服组成的五角星在阳光下闪烁,领操员的哨声混着广播里的《运动员进行曲》,穿过录音棚的隔音玻璃,在频谱仪上画出活泼的波形。

“是时候搞个‘跨代际合奏’了!”刘文山抓起焊枪冲向天台,“把风铃阵列对准操场!当学生们做跳跃运动时,风铃会根据震动频率自动演奏《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》!”张沛的书签紧随其后:“先说好,不准加激光灯!上次照到校长办公室了!”

楼下忽然传来卖豆浆的吆喝声,苟丹丹灵机一动,把假牙浸在热豆浆里:“听!糯米胶遇热膨胀的‘滋滋’声,像不像《黄河大合唱》里的浪花?”李婶配合地开合假牙,“咔嗒”声混着豆浆的“咕嘟”声,竟真有了万马奔腾的气势。

齐璞的铅笔在五线谱上飞舞:“豆浆温度92℃,对应A4音高;假牙振动频率440Hz,标准音la——这是天然的定音器!”他忽然从饼干盒里摸出块姜茶饼干,“再加点‘辛辣节奏’?咀嚼声能模拟马蹄声!”

董家希打开急救包,往麦克风前放了片新摘的铃兰花:“试试‘清晨的清新感’。”花瓣舒展的细微响动,混着远处建筑工地的打桩机声,竟形成奇妙的和谐。张沛在测量仪上记下:“自然声与工业声的时差0.3秒,产生了独特的空间感。”

“哎哟!”李婶突然捂住嘴,“假牙掉豆浆里了!”众人哄笑中,苟丹丹捞出泛着金光的假牙,用亮片在上面粘出颗红星:“这下好了,咱们的‘主力唱将’有了红星勋章!”

夕阳染红窗台时,刘文山的表哥举着摄像机冲进来:“西边有火烧云!”众人跑到天台,只见漫天云霞像当年的红旗般翻涌,董家希的口琴响起《我的祖国》,李婶的假牙映着霞光,亮片组成的红星在风里轻轻摇晃。苟丹丹的纱巾舞成火焰的形状,齐璞把卡林巴琴浸在夕阳里,琴弦发出温暖的嗡鸣。

“老头子,你看啊……”李婶对着云霞低语,军功章上的锈迹被染成金色,“咱们的星星,正在和孩子们的星星一起亮呢。”她转身把假牙塞进苟丹丹手里,“给你当‘指挥棒’!下次咱们要在天安门广场上,用晨光和鸽哨当伴奏!”

齐璞忽然指着楼下的共享单车:“看!车铃在晚霞里组成了音阶!”阳光穿过车把上的亮片,在地面投出跳动的音符。张沛在日程表写下:“明日计划:给城市的每个井盖装感应发声装置——让每一步都踩出时代的节拍。”

“预备——起!”苟丹丹的纱巾划出晚霞的弧线,李婶的假牙稳稳咬住第一个高音,齐璞的卡林巴琴和着远处地铁的呼啸,刘文山的风铃阵在晚风中唱着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。当最后一缕阳光撞上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,反射回录音棚时,地板缝里的铃兰苗轻轻抖了抖,它听见了豆浆的热气、焊枪的余光、弹幕的欢笑,还有无数颗跨越时空的心,正在把不同的年代酿成同一首歌。

在城市的某个角落,中学生小雨把耳机里的《假牙圆舞曲》分享给爷爷。老人摸着旧军帽上的红星笑了,从抽屉里翻出张泛黄的照片——那是年轻时的自己,在文工团里吹口琴,旁边站着个戴假牙的姑娘,手里的快板正挥出满天星光。

而那颗掉进玻璃罐的螺丝钉,不知何时被埋进了录音棚的花盆。当第一滴春雨落下时,它听见了泥土下的动静——那是当年的铃兰花种子,正在吸收着糯米胶、亮片、咖啡渍的养分,悄悄长出第一片嫩芽。它不知道,这株植物将来会开出怎样的花,但它记得,在这个黄昏,它听见了世界上最温暖的声响——那是过去、现在与未来,在同一个节拍里,轻轻和鸣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Tlul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候鸟未归时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Tlul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