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都让让!都让让!”苟丹丹举着个贴满亮片的安全帽冲进录音棚,荧光绿指甲敲得帽檐“当当”响,“社区大妈送了咱们‘文艺先锋’锦旗!不过……”她忽然把帽子扣在齐璞头上,“锦旗上的‘假牙’俩字被她们绣成‘假呀’了,说是怕审核不通过!”
“假呀就假呀,谐音梗也是艺术!”李婶摸着新镶的红宝石假牙笑出眼泪,军功章挂在全息投影的五线谱上,随着《茉莉花》的旋律轻轻摇晃,“当年在野战医院,我们给伤员唱《南泥湾》,歌词记混了都能唱成《南瓜湾》,照样把小伙子们逗得忘了疼!”
董家希从急救包里摸出半支口红,在麦克风上画了朵铃兰花:“刚接到中学的邀请,下周升旗仪式要咱们去表演‘时空合奏’。”她指尖划过口琴簧片,发出清越的泛音,“学生们想让李婶的假牙和无人机编队一起亮灯。”
“无人机?”刘文山的焊枪差点戳到自己鼻子,“这主意妙!我给假牙装个蓝牙模块,让它和无人机群的LED灯同步闪烁——”张沛的金属书签及时敲在他手背上:“上次你给王阿姨的广场舞队装的激光假牙,己经被市容局约谈了!”
“怕什么!咱们走的是‘赛博朋克复古风’!”苟丹丹往李婶假牙上粘了片太阳能板,“这样白天晒太阳充电,晚上能首接给无人机群供能!齐璞,快把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的节奏谱导入假牙的芯片里!”
齐璞推了推眼镜,铅笔在编程界面画出复杂的波形:“正在写入‘咬合频率触发程序’——李婶每开合一次假牙,就能触发无人机的灯光变换。”他忽然从饼干盒里摸出块芥末饼干,“要不要试试用辣味刺激咬合频率?能产生意外的节奏切分。”
“去你的!”李婶拍掉他手里的饼干,对着镜头张开嘴,假牙上的太阳能板反射出耀眼的光,“当年在雪山上行军,嚼辣椒驱寒都能嚼出快板节奏!现在的年轻人啊,得学学什么叫‘硬核和声’!”
窗外忽然传来此起彼伏的汽笛声,苟丹丹灵机一动,把假牙放在窗台上:“听!早高峰的堵车声像不像《在太行山上》的和声?”车流的轰鸣混着假牙的共振,竟在频谱仪上形成了雄浑的低频波浪。张沛在测量仪上记下:“声压级85dB,相当于交响乐团的最强音!”
“刘叔又搞新发明啦!”王阿姨抱着个绣着“为人民服务”的蓝牙音箱撞开门,“他把广场舞音箱和红绿灯连起来了!现在红灯亮时会自动播放《十送红军》,绿灯亮时播《社会主义好》!”音箱里传出的旋律混着远处交警的哨声,在录音棚里织成流动的节奏网。
“这是‘交通节奏组’!”刘文山眼睛发亮,迅速在电路板上焊接传感器,“可以给假牙装个路况感应模块——遇到堵车时自动切换成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畅通时播《咱们工人有力量》!”张沛的书签精准地敲在他焊点上:“先解决上次把广场舞音箱和消防栓连起来的问题!喷水时自动播放《洪湖水浪打浪》差点引发恐慌!”
董家希忽然举起口琴,吹出《卖报歌》的旋律:“楼下的报童小宇说,他的报纸贩卖声被咱们的录音采样了。”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张皱巴巴的报纸,头版上“假牙天团爆红网络”的标题旁,配着李婶在天台演奏的照片,“他说要把卖报声编成rap,和咱们的口琴battle。”
“好啊!”李婶的假牙在阳光下闪着红光,“当年我们文工团下乡,和老乡对歌能对三天三夜!苟丹丹,把我的快板词翻译成‘说唱韵脚’,咱们给小宇当‘硬核助演’!”
全息投影突然弹出新消息,齐璞推了推下滑的眼镜:“《假牙圆舞曲》被选作‘城市记忆工程’的背景音乐了。文化局的人说……”他忽然笑了,“说咱们用‘最意想不到的乐器,奏出了最首击人心的旋律’。”
“叮咚——”装螺丝钉的玻璃罐又响了,苟丹丹捞出颗镀着亮片的小零件:“正好!给假牙装个‘城市心跳传感器’!”她用糯米胶把零件粘在太阳能板旁,“以后走到哪儿,都能听见这个城市的脉搏和咱们一起跳动!”
夕阳再次染红窗台时,刘文山的表哥举着航拍器冲进来:“快看!中学生们在操场摆出了假牙形状的方阵!”众人挤到窗边,只见绿色校服组成的“假牙”在夕阳下闪着光,领操员的哨声准时切入《歌唱祖国》的前奏,苟丹丹的亮片从安全帽里撒出来,像场金色的雨。
“老头子,你看啊……”李婶对着夕阳低语,军功章上的“为人民服务”字样被染成金色,“咱们的节奏,正在和孩子们的心跳同频呢。”她转身把假牙摘下来,放在董家希的口琴上:“给你当指挥铃!下次咱们要在长江大桥上,用轮船的汽笛和火车的轰鸣当伴奏!”
齐璞忽然指着远处的建筑工地,塔吊的起重臂在晚霞中划出优美的弧线:“看!起重机的升降声和打桩机的节奏,正好能编进《咱们的领袖毛泽东》!”张沛在日程表写下:“明日计划:给城市的每个地铁站装声音采集器——让通勤的脚步都能踩出时代的旋律。”
“预备——起!”苟丹丹的纱巾甩出金色的光弧,李婶的假牙在口琴上敲出第一拍,齐璞的卡林巴琴和着远处的地铁报站声,刘文山的风铃阵应和着广场舞的鼓点。当《走进新时代》的旋律撞上末班公交车的铃铛声,录音棚地板缝里的铃兰苗终于开出第一朵花,花瓣上沾着亮片、糯米胶和咖啡渍,在月光下轻轻颤动。
在城市的另一头,中学生小雨戴着VR眼镜,跟着全息投影里的李婶学吹假牙节奏。她爷爷摸着旧口琴笑了,忽然从抽屉深处翻出个铁皮盒,里面装着半支口红和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写着:“下次演出,给小夏的假牙粘朵小红花——她笑起来时,假牙会像星星一样亮。”
而那颗埋在花盆里的螺丝钉,不知何时被风雨磨成了光滑的圆粒,嵌在铃兰花的根部。当第一缕春风吹过录音棚,它听见了更远处的声响——那是无数个清晨的豆浆吆喝、黄昏的广场舞鼓点、深夜的键盘敲击声,正顺着城市的脉络汇聚成河,流向某个更加明亮的春天。
录音棚的门被轻轻推开,送水工小陈探进头来:“你们要的桶装水到了……哇!这谱子上的饭团怎么还会动?”苟丹丹的荧光绿指甲再次戳向平板电脑,全息投影里的寿司跳起新的踢踏舞,混着李婶假牙的“咔嗒”声,在晨光中织出片跳动的音符云。
“这叫‘生活采样艺术’。”李婶戴上假牙,对着小陈露出闪亮的微笑,军功章在朝阳里晃出细碎的光,“小伙子,等会儿帮我们把水桶改造成架子鼓呗?要能听见海浪声的那种——咱们下次去海边录《大海啊故乡》!”
小陈愣了愣,忽然从工作服口袋摸出个口琴:“我爷爷以前也在文工团吹这个!”他轻轻吹出个音符,混着远处的汽笛和近处的假牙轻叩,在录音棚里荡起圈温柔的涟漪。
阳光穿过亮片组成的星群,落在五线谱上,把“假牙圆舞曲”的尾音染成了彩虹的颜色。而在这所有声音的深处,那颗铃兰花正在悄悄舒展花瓣,它听见了时间的河在流动,听见了不同年代的心跳在共振,更听见了某个永恒的旋律——那是热爱,在永不走调地歌唱。
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KTlul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