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36章 《 晨跑大爷的活体广告》

小说: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  作者:光之暖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0Ace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深冬第一场雪落下时,蜂窝煤档案库迎来了最严峻考验。

街道办突击检查防火安全,陈金花要把所有煤球搬去统一保管。

“妈!这些是特制清洁煤球!”

马名扬死死抱住两个梅花孔煤球,“加了……加了空气净化剂!”

刘仙仙的麻花辫突然散开,铜钱耳环勾住煤球孔洞:“对对对,烧起来有桂花香!”

刘静静默默掏出试管,往煤球上滴了两滴液体。

淡紫色烟雾腾起时,街道办干事捂着鼻子退了三步:“现在的孩子搞什么名堂!”

年关将近的寒夜里,三人组蜷在煤堆旁守岁。

马名扬用算盘珠摆出“新春快乐”,刘仙仙把铜钱耳环塞进煤球孔洞当压岁钱,刘静静则在研究如何用火锅底料给煤球防蛀。

零点钟声响起时,老张头的三轮车铃从弄堂口传来。

他送来十二个打着红绳结的梅花孔煤球,每个孔洞都塞着带金粉的纸条——那是给三人组的新年贺卡。

马名扬拆开纸条时,算盘珠突然迸散在煤灰里。

刘仙仙的麻花辫扫过地面,铜钱耳环在夜色中划出流星般的轨迹。

他们同时看见纸条上的字:“收破烂的永远记得,1986年冬,三个孩子用煤球存下了整条弄堂的温暖。”

这场虚惊过后,蜂窝煤档案库成了三人组的秘密基地。

但随着开春后生意扩大,新的问题出现了——客户赊账记录越来越多,光靠煤球孔洞己经快存不下了。

更麻烦的是,有些赊账的老人记性差,总记不清自己欠了什么,每次对账都像在打太极。

“得想个办法让他们主动记起来。”

马名扬咬着铅笔头,算盘在指尖转得飞快,“要不……给老客户发会员卡?”

“卡片?拿什么做?”

刘仙仙正在编麻花辫,辫梢的铃铛随着摇头晃出细碎的响,“粮票都快作废了,谁还稀罕纸片?”

刘静静推了推眼镜,突然盯着晨跑经过弄堂的大爷们出神。

每天清晨六点,二十多个大爷都会穿着蓝白相间的运动服,排成松散的队伍在弄堂里慢跑。

领头的孙大爷总戴着顶褪色的海军帽,帽檐下的收音机永远播着评书《岳飞传》。

“你们看!”刘静静突然一拍桌子,试管里的樟脑丸都蹦了起来,“活体广告!”

马名扬和刘仙仙顺着她的目光望去,正看见孙大爷跑过废品站时,裤兜里掉出半张冰棍包装纸。

老张头蹲在门口捡废品,抬头冲大爷喊:“老孙头!你家小孙子又欠我三颗玻璃珠啦!”

孙大爷头也不回地挥挥手:“下周还!”声音被晨雾泡得松软,混着煤炉的白烟飘向弄堂深处。

灵感就在这一刻砸中了三人组。

“如果让晨跑大爷们帮我们宣传赊账记录,”马名扬的算盘珠敲得噼啪响,“既能提醒客户,又能当移动广告牌!”

刘仙仙的铜钱耳环突然叮铃作响,她一拍大腿:“我昨天看见王阿婆追着孙子跑三条街,就为了讨回半块芝麻糖!

要是把赊账信息写在大爷们的运动服上……”

“可行性92.7%。”

刘静静推了推眼镜,镜片上倒映着窗外晨跑的队伍,“孙大爷他们每天跑遍五条弄堂,曝光率相当于二十个广告牌。

而且……”她嘴角扬起小得意的弧度,“孙大爷的收音机信号能覆盖半条街,我们可以做音频广告。”

说干就干。

第二天清晨,马名扬抱着算盘蹲在弄堂口,刘仙仙举着麻花辫上的铃铛当哨子,刘静静背着装满浆糊的保温桶,在晨跑队伍必经的梧桐树下设下“拦截点”。

第一个撞上枪口的是戴海军帽的孙大爷。

他刚跑过梧桐树,刘仙仙的麻花辫就像活蛇般缠住他的胳膊:“孙伯伯!您上周在我们这儿赊了两根奶油冰棍、三块水果糖,合计八毛五分钱!”

孙大爷扶着树喘气,收音机里正播到牛皋大战金兀术:“啥?我家虎娃干的!这小子又偷拿我烟钱……”

“别急呀!”马名扬赶紧翻开账本,煤球灰在算盘上划出淡灰色的数字,“现在有个‘运动抵账计划’,只要您穿着我们的广告衫晨跑三天,就能抵消五毛欠款!”

刘静静适时展开一件洗得发白的运动衫,背后用红墨水写着大大的“刘记杂货铺 冰棍五毛一根”,袖子上还绣着迷你算盘和麻花辫图案。

“这……”孙大爷摸着海军帽犹豫,“穿出去怪招摇的。”

“不招摇!”刘仙仙突然扯开嗓门,对着晨跑队伍喊,“李大爷!您上个月欠的连环画还没还呢!想抵账就来换广告衫!”

正叼着烟斗慢跑的李大爷猛地咳嗽起来,烟斗里的烟灰簌簌掉在运动服上:“小丫头片子!

我明儿就还!”

围观的大爷们哄笑起来,有人凑过来看运动衫:“还有别的款式不?

我想要绿颜色的,显年轻。”

刘静静从保温桶里掏出浆糊刷:“支持定制!

王大爷要是肯每天多跑一圈,我们可以在衣服上绣您孙子的名字——防他再偷拿您退休金买鞭炮。”

这话戳中了王大爷的痛处。

他上个月刚被孙子骗走三块钱买摔炮,至今还在跟儿媳妇冷战。

老人一拍大腿:“给我来件蓝的!背后要写‘王虎赊账三块 再不还就告诉班主任’!”

当天下午,三人组就在阁楼启动了“广告衫生产线”。

刘仙仙负责用缝纫机在运动衫上绣图案,她特意把麻花辫绑在头顶,免得辫梢的铃铛勾住线团。

刘静静调制特殊浆糊——在面粉里掺了樟脑粉,既能粘住布料,又能防蛀虫。

马名扬则趴在窗台上给大爷们量尺寸,红领巾歪戴在头上,算盘珠在指尖跳来跳去:“孙大爷腰围三尺二,得用的确良布料,透气!”

第一批发货定在次日清晨。

当孙大爷戴着绣着“欠冰棍钱八毛五”的运动衫出现在弄堂时,整条街都沸腾了。

晨跑队伍变成了移动的广告牌,蓝白相间的运动服上,红的绿的字像活泼的小旗子,在晨雾中飘来飘去。

“张婶儿!您家闺女欠我两颗玻璃弹珠!”

“赵叔!上次换粮票的账该结啦!”

大爷们跑着跑着就自发对起了账,偶尔有耍赖的,立刻会被其他大爷起哄:“你看人家王大爷都穿着账呢,你好意思赖?”

最妙的是孙大爷的收音机。

每天跑到第三个弄堂时,他会故意把音量调大,让评书间隙的“广告时间”格外清晰:“听众朋友们,前方即将经过刘记杂货铺,冰棍五毛一根,赊账需及时结清,否则下星期就穿您名字跑街——”

这话比居委会的广播还管用。

三天后,王阿婆主动抱着煤球来阁楼:“把我家小崽子的赊账记下来!”她掀开煤球,里面果然掉出半张纸条,“李大爷欠糖纸五张”的字迹己经被防潮处理过,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蓝光。

“放心,”刘仙仙接过煤球,麻花辫卷着铜钱耳环晃了晃,“从今天起,您家小崽子的名字会出现在赵大爷的运动衫上——他每天晨跑都经过你们学校门口。”

王阿婆的假牙差点笑掉:“这招狠!我家那混世魔王最怕同学看见他欠钱!”

随着广告衫队伍扩大,三人组的生意也迎来爆发式增长。

原本躲在煤球孔洞里的赊账记录,如今堂而皇之地穿在大爷们身上,成了弄堂里最独特的风景。

就连红姐路过时,都忍不住调侃:“马名扬你这算盘打得精,连老头老太太都成了你的伙计!”

但麻烦也随之而来。

某天清晨,马名扬正在给新做好的广告衫烫边,突然听见楼下传来争吵声。

跑下楼一看,只见孙大爷和李大爷正扯着对方的运动衫吵架,周围围了一圈晨跑的大爷。

“你凭啥说我多拿了两根冰棍!”

孙大爷的海军帽歪到一边,“我这儿记的是八毛五!”

“上周三你孙子偷拿的!”李大爷的运动衫被扯得皱巴巴,“我亲眼看见他塞嘴里!”

马名扬赶紧掏出算盘,煤球灰在掌心划出账本编号:“别急!第17号煤球第三孔,记录着2月12日孙虎娃赊奶油冰棍两根,由李大爷目击作证。”

刘静静不知何时蹲在地上,用树枝在煤渣上画出逻辑图:“根据《弄堂赊账公约》第七条,旁证有效,但需支付证人一根冰棍作为报酬。”

“合理!”围观的大爷们纷纷点头,“李老头帮着抓小贼,该奖!”

孙大爷挠了挠头:“那行,明天给李老哥捎两根冰棍。

但咱可说好了,下次我看见你家孙子偷买鞭炮,也得记一笔!”

这场风波后,三人组趁热打铁推出“证人奖励机制”——但凡能提供赊账目击证明的大爷,都能获得积分兑换冰棍。

刘静静甚至设计了“信用星级系统”,用不同颜色的运动衫区分客户信用等级:蓝色是普通客户,绿色是守信客户,红色则是“重点关注对象”。

“红姐要是看见她的代号是‘西毒’,非得用鸡毛掸子抽我们。”

马名扬趴在阁楼上,看着楼下穿着红色广告衫的赖账客户偷笑。

刘仙仙正在给新一批运动衫绣麻花辫图案,铜钱耳环随着笑声晃出清脆的响:“管她呢!现在全弄堂都知道,穿红衣服的都是欠账的,比居委会的批评栏还好用!”

春末的某个清晨,当三人组正在给孙大爷更换新款广告衫时,老张头蹬着三轮车路过。

他看着满弄堂晃荡的“活体广告”,突然拍着大腿笑出眼泪:“你们这些小鬼头!把算盘打到老头老太太腿上了!”

马名扬得意地晃了晃算盘,算珠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浆糊:“这叫资源整合!

晨跑大爷有时间,我们有商品,各取所需嘛!”

刘静静推了推眼镜,镜片上倒映着正在做热身运动的大爷们:“根据我的统计,广告衫推出后,赊账回收率提升了67%,新增客户中有43%是晨跑路线经过的居民。”

“还有更妙的呢!”

刘仙仙突然指着弄堂口,只见王阿婆领着隔壁弄堂的张奶奶走来,后者盯着她的运动衫首点头,“我跟她说了,只要她每天在她们弄堂慢跑三圈,就能用赊账换广告衫!”

就这样,“晨跑广告衫”从一条弄堂火到另一条弄堂,甚至吸引了隔壁街道的退休工人。

某天清晨,马名扬惊讶地发现,队伍里竟然混进了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居委会大妈——她们正举着“文明养犬”的标语,跟着大爷们一起跑街。

“这算不算跨界合作?”

刘静静掏出小本本记录,“居委会借用我们的广告渠道,我们获得官方默许的宣传权。”

随着夏天来临,冰棍生意达到顶峰。

三人组的凤凰三轮车后座绑着两个保温箱,一个装冰棍,一个装广告衫。

每当晨跑队伍经过,马名扬就会跳下车,用算盘给大爷们结算“广告报酬”:“孙伯伯今天跑满五圈,奖励冰棍一根!李大爷帮着劝回三个赊账客户,奖励水果糖两颗!”

最温馨的画面出现在暴雨天。

那天突然下大雨,晨跑大爷们挤在梧桐树下躲雨,马名扬和刘仙仙赶紧抱来塑料布给他们盖广告衫。

刘静静则蹲在地上,用火锅底料调配的防水剂给运动衫加固:“这样雨水就不会冲掉字迹了!”

孙大爷摸着被保护得好好的运动衫,突然从收音机里取出磁带:“丫头们,我录了段新广告,你们听听?”

磁带转动的沙沙声中,传来孙大爷带着评书腔的吆喝:“刘记杂货铺,冰棍甜又足!赊账及时还,运动抵钱数!欲知详情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——”

众人哄笑起来,雨声中混着算盘珠的轻响和麻花辫铃铛的脆响。

马名扬看着浑身湿透却护着广告衫的大爷们,突然觉得这雨不是麻烦,而是老天爷给他们的掌声。

1987年,转眼到秋天,当第一片梧桐叶飘落时,三人组迎来了广告衫计划的里程碑——第一百位客户。

那是个来走亲戚的老太太,她看着晨跑队伍里的广告衫,拉着刘仙仙的手首夸:“我们那儿咋没这么有意思的买卖呢!”

当天晚上,三人组在阁楼开庆功会。

马名扬用算盘摆出“100”的造型,刘仙仙把最新款广告衫折成纸船,放进装满樟脑丸的蟋蟀罐里,刘静静则用火锅底料在煤球上画了个笑脸。

“明年我们可以推出西季款。”

刘静静咬着铅笔,“春天用碎花布料,夏天做网眼透气款,冬天……”

“冬天就做带帽子的!”刘仙仙的麻花辫扫过算盘,“再给孙伯伯的收音机配个防水套,省得下雨淋湿磁带!”

马名扬突然举起半块融化的冰棍:“我提议,给每个大爷发个VIP煤球!”他用冰棍在煤灰上画出梅花孔,“里面可以藏他们专属的优惠券,比如‘凭此煤球孔洞兑换免费评书磁带’!”

窗外,晨跑大爷们的脚步声由远及近。

孙大爷的收音机里,岳飞正领着岳家军冲锋陷阵,而弄堂里的“广告衫大军”,正迈着整齐的步伐,把三个孩子的梦想,跑成了整条街的晨光。

夜深时,刘静静突然指着窗外轻笑。

马名扬和刘仙仙探头望去,只见月光下,晨跑大爷们晾在竹竿上的广告衫随风飘动,红的绿的字在夜色中轻轻摇晃,像一群不会熄灭的萤火虫,守护着弄堂里的每一个梦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0Ace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0Ace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