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37章 《 黑板擦灰掩盖的进货单》

小说: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  作者:光之暖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0Ace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梧桐叶开始泛黄的日子,刘记杂货铺的“晨跑广告衫”计划正如火如荼。

孙大爷戴着绣着“欠冰棍钱八毛五”的运动衫领跑,收音机里时不时传出评书腔的吆喝,李大爷穿着标着“王虎赊账三块”的广告衫紧随其后,整条弄堂都被这群活力西射的“活体广告牌”搅得热闹非凡。

随着生意愈发红火,三人组却面临了新的难题——货物总是供不应求,进货单的管理也变得混乱不堪。

那天傍晚,马名扬蹲在阁楼里清点库存,算盘珠子在他指尖飞速跳动,可眉头却越皱越紧。

“不行不行,上次进的玻璃弹珠又少了半盒,麦乳精也只剩最后三罐了。”

他歪戴着红领巾,鼻尖上沾着煤灰,活像个小泥猴。

刘仙仙正在缝纫机前赶制新一批广告衫,麻花辫随着动作有节奏地晃动,铜钱耳环也跟着叮当作响。

“肯定是隔壁弄堂新开的小卖部抢生意!”

她气呼呼地把针往布上一戳,“上次我看见他们偷偷降低冰棍价格,坏规矩!”

刘静静推了推贴着“度数+野心”贴纸的圆框眼镜,从化学元素周期表本子里抬起头:“当务之急是完善进货流程。我们现在的进货单就是一团乱麻,夹在课本里、塞在煤球孔洞,要用的时候根本找不到。”

她边说边掏出试管,往蟋蟀罐里滴了两滴自制的防蛀药水,“而且纸张容易受潮、被虫蛀,得想个更保险的办法。”

三人围坐在铺满杂物的小桌前,煤球炉上的铝饭盒冒着热气,里面是他们简单的晚餐——白米饭就着腌萝卜。

马名扬咬了口萝卜,突然眼睛一亮:“教室讲台下面不是有暗格吗?我们可以把进货单藏在那里,反正老师很少打开!”

“好主意!”刘仙仙拍手称赞,“但万一被同学发现怎么办?”

刘静静转了转手中的铅笔,镜片闪过一道光:“用黑板擦灰掩盖!把进货单写在黑板边缘,每次写完就用黑板擦擦掉,神不知鬼不觉。而且黑板擦灰多,谁会注意那点字迹?”

说干就干。

第二天清晨,趁着同学们还没来,马名扬、刘仙仙和刘静静偷偷溜进教室。

马名扬踮着脚站在椅子上,小心翼翼地用粉笔在黑板最上方写下进货清单:“冰棍100根,玻璃弹珠20盒,麦乳精15罐……”他写得飞快,粉笔灰簌簌落在红领巾上。

刘仙仙负责望风,麻花辫紧张地绷首,眼睛死死盯着教室门口。

“快点快点!值日生要来了!”她压低声音催促。

刘静静则握着黑板擦,严阵以待。

等马名扬一写完,她立刻冲上去,用力擦拭黑板。

黑板擦灰扬起来,三个人被呛得首咳嗽,眼泪汪汪的,却又忍不住笑出声。

本以为万无一失,可意外还是发生了。

那天下午的数学课上,吴老师转身写板书时,袖子不小心蹭到了黑板上方。

“这黑板怎么擦不干净?”吴老师嘟囔着,拿起黑板擦又擦了几下。

坐在下面的三人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。

马名扬的算盘差点从手里滑落,刘仙仙的铜钱耳环晃得厉害,刘静静死死咬住嘴唇,生怕叫出声。

好在吴老师只是随便擦了擦,没有发现端倪。

但三人组意识到,这个方法还是不够保险。

放学路上,他们看着路边的梧桐树,落叶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响声,灵感再次降临。

“我们可以用隐形墨水!”

刘静静突然停下脚步,“用米汤写字,干了之后就看不见字迹,想看的时候涂碘液,字就会显出来。这是化学反应!”

马名扬和刘仙仙听得目瞪口呆。

“你这脑袋瓜里都装的什么啊!”

马名扬佩服地竖起大拇指。

当晚,三人组在阁楼开始实验。

刘仙仙负责煮米汤,她把搪瓷锅架在煤球炉上,一边搅和一边念叨:“要是被我妈发现我用做饭的米汤干这个,非拿鸡毛掸子抽我不可。”

刘静静拿出试管、烧杯,调配碘液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碘化钾、碘……比例一定要精确。”

马名扬则在一旁用算盘计算材料用量,“煮一锅米汤够写十张进货单,碘液每次用五毫升……”

实验成功后,新的进货单诞生了。

马名扬用毛笔蘸着米汤,在黑板边缘写下密密麻麻的字,等字迹干透,黑板上果然干干净净,什么都看不出来。

要看进货单时,刘静静就掏出小瓶子,轻轻一涂,字迹立刻显现,神奇极了。

然而,新的麻烦接踵而至。

有一天,学校要举办黑板报比赛,负责的同学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,连边缘也没放过。

三人组看着光洁如新的黑板,欲哭无泪。

“这下完了,进货单全没了!”

马名扬急得首跺脚,算盘珠子撒了一地。

“别急别急,”刘仙仙捡起算盘,“我们不是还有备用方案吗?”

原来,他们早有准备,除了黑板上的隐形进货单,还在煤球孔洞里藏了一份手抄备份。

但这次事件让他们意识到,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

他们开始寻找更安全、更便捷的记录方式。

就在这时,晨跑大爷们又帮了大忙。

那天,孙大爷跑累了,坐在梧桐树下休息,他摘下海军帽扇风,收音机里正播着财经新闻。

“现在做生意啊,都讲究个账目清晰。”

孙大爷随口一说。
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

马名扬突然眼睛放光:“对!我们可以给进货单分类编号,再做个索引!”

三人组立刻行动起来。

他们把货物分成食品类、玩具类、文具类,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做标记。比如,红色代表冰棍、麦乳精等食品,蓝色代表玻璃弹珠、连环画等玩具。

同时,给每批货物都编上号码,记录进货时间、数量、价格。

刘静静还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密码系统。

比如,“火锅底料”代表畅销品,“樟脑丸”代表滞销品。

这样,即使进货单被人看到,没有密码本也根本看不懂。

随着进货单管理越来越规范,刘记杂货铺的生意也更加红火。

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,而是不断改进。

有一次,老张头来收废品,看到三人组在折腾进货单,笑着说:“你们这些小鬼,做生意比我这老头子还精!

不过,老是在黑板上写也不是个事儿,不如弄个本子专门记。”

这话点醒了三人。

他们找来一个旧作业本,把重要的进货信息誊写上去。

为了防止本子丢失,他们把作业本藏在门卫室的旧报纸堆里,还和门卫大爷达成协议,用冰棍换取他的保密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刘记杂货铺的“黑板擦灰掩盖的进货单”成了三人组创业路上的一个有趣故事。

每当他们看到教室的黑板,就会想起那段紧张又刺激的日子。

而晨跑大爷们依旧穿着广告衫在弄堂里奔跑,孙大爷的收音机里,时不时会传出关于刘记杂货铺的新吆喝,为这条充满烟火气的弄堂增添着别样的活力。

随着冬天临近,三人组又开始忙碌起来。

他们计划进一批保暖用品,如围巾、手套,还有应季的烤红薯、热乎的糖炒栗子。

这次的进货单,他们采用了全新的记录方式——在梧桐叶上用特殊颜料书写,既环保又有创意。

马名扬把算盘擦得锃亮,准备计算进货成本;刘仙仙哼着小曲,用缝纫机缝制装货物的布袋;刘静静则在研究如何用火锅底料的包装纸制作成防水的进货单封面。

弄堂里的这家小小杂货铺,在三个充满创意和活力的孩子经营下,正迎着时代的浪潮,不断向前,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商业传奇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0Ace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骑三轮追风的少年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0Ace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