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63章 分家谋划
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受气包女帝重生后帅炸天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eAc0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青河镇的暮春带着料峭寒意,谢长宁蹲在灶台前搅动灵泉药汤,松木在灶膛里噼啪作响。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紧接着竹门“砰”地被撞开,大舅杨大锤背着猎刀闯进来,刀刃上还沾着新鲜的草屑——那是今早去后山砍柴时砍断灌木留下的。

“长宁!”男人的嗓门震得破木屋的横梁首晃,“柳氏那老东西又来砸门了?我带了猎刀!”他身后跟着二舅杨二锤,精瘦的男人转着算盘珠子,三舅杨三锤扛着铁犁,西舅杨西锤背着药箱,五舅杨五锤牵着耕牛,五人身上都带着浓重的烟火气,像五座移动的小山丘,将破木屋挤得满满当当。

谢长宁站起身,银簪在鬓角闪着冷光。她注意到大舅的猎刀鞘上刻着半朵梅花,与自己腰间的玉佩纹路吻合——那是父亲谢仁贵当年送给他的成年礼。“舅舅们先坐下。”她递上灵泉泡的野菊茶,“我不叫你们来打架,叫你们来谈分家。”

五舅的耕牛在门口打了个响鼻,惊飞了檐下的麻雀。二舅的算盘珠子突然卡住:“分家?你爹是长子,按族规该拿大头,但祖产早被柳氏搬空了……”“我不要老宅的破瓦罐。”谢长宁打断他,从怀里掏出株巴掌大的野山参,参须上沾着灵泉水珠,在阳光下泛着金光,“我要后山那片荒地。”

西舅猛地站起,药箱里的银针晃出冷光:“后山?那片石头地连兔子都不愿拉屎!”谢长宁将野山参浸入灵泉水中,参须瞬间舒展,竟比刚才长了三寸。大舅的猎刀“当啷”落地,他瞪着眼睛:“这、这是后山的参?我昨天路过还只有草根大!”

“因为我往土里浇了灵泉水。”谢长宁摸向腰间的玉佩,棱角处因长期接触灵泉,己磨出温润的包浆,“爹在时,常去后山打猎,发现了灵泉眼。用这泉水浇地,石头缝里能长黄金。”她故意忽略玉佩与银簪的关联,只将功劳归于父亲——这是唤醒舅舅们记忆的关键。

五舅的耕牛忽然挣脱缰绳,冲向谢长宁手中的灵泉水碗。牛舌卷走水珠的瞬间,原本稀疏的牛毛竟泛起油光。三舅摸着牛背,铁犁“哐当”砸在青石板上:“怪不得了!我今早看见后山的野核桃树开花了,比往年早了两个月!”

二舅的算盘打得飞快,眼睛发亮:“按这长势,后山百亩荒地能顶千亩良田!长宁,你说咋办,二舅听你的!”谢长宁递给他张泛黄的地契,那是父亲走前藏在樟木箱底的,上面盖着青河镇衙门的朱印:“按律,长子可优先挑选未开垦的祖产。我只要后山,其余归柳氏。”

大舅突然一拍桌子,震得药汤溅出碗沿:“柳氏那老东西肯定不同意!她早把后山当自家坟地了!”谢长宁冷笑,从袖中摸出张盖着里正手印的申请书:“三天前我就递了文书,今天正是衙门派人丈量的日子。”她顿了顿,看向西舅,“西舅,你还记得爹的军功章吗?”

西舅的手猛地收紧,药箱里的止血散洒出少许。他想起姐夫牺牲那年,柳氏曾拿着军功章去当铺换钱,被他拦下来的场景。“记得。”男人声音低沉,“那是仁贵用命换的。”“军功章能换优抚金,舅舅们现在还不知道谢仁贵还活着”谢长宁掏出银簪,簪头梅花与地契上的衙门梅花印重叠,“也能换衙门的人情。今天这丈量,里正会亲自来。”

暮春的阳光穿过破木屋的缝隙,照在谢长宁鬓角的银簪上。五舅忽然指着她的发饰:“这簪子……和姐夫的军功章一个纹样!”谢长宁点头,银簪在阳光下划出冷光:“爹说,梅花能扛住北疆的雪,也能劈开青河镇的暗。”

二舅忽然站起,算盘珠子拨得飞快:“我去衙门口候着,若柳氏使绊子,就把她私吞军饷的旧账抖出来!”三舅扛起铁犁:“我去后山清石头,灵泉水能化岩石,正好试试!”西舅打开药箱:“我去给里正送点灵泉膏药,他那风湿腿该犯了。”五舅拍着耕牛:“我带‘老黄’去犁地,让柳氏看看什么叫‘死地变活’!”

谢长宁看着五位舅舅忙而不乱地行动,忽然想起父亲的信里写过:“杨家五兄弟,大锤勇猛,二锤善算,三锤巧匠,西锤仁心,五锤勤耕,若能齐聚,可破万难。”此刻五人各司其职,竟与父亲当年的部署分毫不差。

申时三刻,里正带着镇公所的丈量员来到后山。柳氏拄着拐杖拦在路口,身后跟着谢家宗族的几个男人,其中谢明辉攥着根木棍,袖口露出的胎记与胡林飞的如出一辙——那是柳氏与胡家勾结的铁证。

“里正!”柳氏的拐杖重重敲在青石板上,“后山是谢家祖坟所在,怎能分给一个丫头!”里正咳嗽两声,看着谢长宁递来的灵泉膏药,语气软了三分:“按律,仁贵是长子,长宁有继承权。再说后山尚未划定为坟地……”

“谁说不能分?”谢长宁上前半步,银簪几乎擦着柳氏鼻尖划过,“我爹的军功章能换八亩良田,换块荒地算什么?”她转头看向丈量员,“王大叔,您去年摔断腿,是谁给的草药?”丈量员老脸一红,想起谢长宁送的灵泉金疮药,咳嗽着展开卷尺。

柳氏还想阻拦,却被大舅的猎刀挡住去路。刀刃上的梅花刻痕与谢长宁的银簪相映,竟让老妇人想起谢仁贵持刀站在北疆雪地里的模样。二舅趁机掏出账本,大声念道:“谢海(爷爷)去世前,曾立下遗嘱,长子仁贵可优先挑选祖产……”

夕阳漫过后山时,丈量员在文书上盖下朱印。谢长宁握着新到手的地契,看着五舅的耕牛在灵泉水浇灌过的土地上犁出深沟,三舅用铁器打造的引水渠正在铺设,西舅给围观的村民分发灵泉草药,二舅则在计算来年的收成。大舅站在她身边,猎刀插在腰间,像尊铁塔。

“长宁,”男人忽然开口,声音里带着哽咽,“你爹要是看见……”“他看见了。”谢长宁摸向银簪,簪头梅花上凝着灵泉水珠,像父亲当年寄回家的雪粒,“以后,咱们不叫‘谢家后山’,叫‘灵泉田’。”

暮春的风卷起新翻的泥土气息,灵泉水顺着水渠流向荒地,所过之处,岩缝里竟冒出了嫩绿的芽。柳氏在宗族的搀扶下离去,拐杖在青石板上拖出刺耳的声响,却再掀不起半点波澜。谢长宁看着五位舅舅忙碌的身影,忽然明白,父亲留下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而是一个家族的觉醒。

这一晚,破木屋里点起了五盏油灯。二舅的算盘声、三舅的打铁声、西舅的捣药声、五舅的喂牛声,与谢长宁研磨灵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,像首粗犷的战歌。长安抱着《农田水利手册》睡熟,嘴角沾着灵泉野果的碎屑,梦里是漫山遍野的金黄稻谷。

谢长宁摸着新得的地契,上面的梅花印与玉佩纹路严丝合缝。她知道,明天清晨,当第一缕灵泉水浇透“振国田”,青河镇的人将见证,什么叫“穷鬼翻身”,什么叫“谢氏锋芒”。而柳氏和胡家的算盘,终将在这片灵泉沃土前,碎成齑粉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eAc0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受气包女帝重生后帅炸天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TeAc0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