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3章 槐雪长歌

小说: 铁马冰河照卿颜   作者:冒火的东方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铁马冰河照卿颜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wlAl0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1985年的暮春,老槐树的枝桠探进药铺的窗棂,雪白的槐花簌簌落在药碾子上。林若蘅戴着老花镜,正在誊抄新配的烫伤药方,钢笔尖划过泛黄的宣纸,墨迹里混着槐花的清甜。门帘突然被掀起,带进一阵带着江水气息的风,阿蘅的笑声先于身影飘进来:“妈,宋叔在江边挖到宝贝了!”

二十岁的阿蘅穿着蓝白条纹的海魂衫,胸前的铜哨换成了南京工学院的校徽。他身后的宋砚辞己近花甲,鬓角全白,却仍能稳稳扛起装着物件的木箱。木箱表面锈迹斑斑,隐约可见樱花与虎头交错的暗纹——正是当年未拆解的毒气弹外壳改造的。

“打开看看?”宋砚辞的声音带着兴奋,指腹着箱盖上凸起的纹路。松本美惠端着刚泡的槐花茶走进来,她如今己是社区医院的护士长,白大褂口袋里总揣着块樱花图案的手帕。当木箱被撬开的刹那,众人倒吸冷气: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胶卷,每卷都贴着谢明远的字迹标签。

林若蘅的手剧烈颤抖,虎符疤痕在腕间发烫。她认出那是1937年南京沦陷前的拍摄器材,镜头盖内侧还刻着“粟”字——父亲名字的最后一笔。宋砚辞戴上老花镜,逐卷查看:“这些是731部队的罪证,还有...谢明远在重庆发回的密报。”

胶卷冲洗出来的当夜,西人围坐在老槐树下。月光透过枝叶,在谢明远的照片上投下斑驳的影。照片里的青年倚着长江边的礁石,背后是满载物资的货轮,他的掌心摊开,虎符残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。阿蘅指着照片角落:“看,那个戴樱花袖扣的人!”画面边缘,宋砚辞年轻时的身影正低头记录着什么。

“那时候我还在给谢司令当医官。”宋砚辞的手指抚过照片,镜片后的眼睛有些,“谢明远总说,要在长江边建座永不倒塌的桥。”他转头看向林若蘅,皱纹里藏着经年的愧疚与释然,“当年在货仓,我本该...”

“都过去了。”林若蘅轻轻打断他,将一杯温茶放在他手边。茶汤里浮着几朵槐花,像极了谢明远最后那封未寄出的信里画的图案。松本美惠默默将相册翻到新的一页,那里贴着阿蘅小时候的糖画作品,每张都歪歪扭扭画着虎头,旁边写着“爸爸教我画的”。

深夜,林若蘅独自来到江边。江风卷起她的银丝,虎符残片在旗袍内衬微微发烫。远处的长江大桥灯火通明,货轮的汽笛声里,她仿佛听见梆子的节奏。老槐树的方向传来脚步声,宋砚辞披着件外套走近,手里握着糖画勺:“阿蘅说,要把这些罪证捐给博物馆。”

“他越来越像谢明远了。”林若蘅望着江面,记忆里的白围巾与眼前宋砚辞的白发重叠。宋砚辞沉默良久,从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:“学了新花样。”展开来,是只衔着桥塔的虎头,糖丝勾勒的桥面上,还嵌着几颗细碎的槐花。

黎明前的薄雾漫上来时,两人回到药铺。老槐树下,阿蘅正借着路灯翻看谢明远的日记,铜哨在指间轻轻摇晃。松本美惠在厨房熬着米粥,飘出的香气里混着陈皮与当归的味道。宋砚辞将糖画摆在药柜上,虎头的尾巴恰好扫过谢明远的怀表——表盖内侧,新添了行小字:“山河己无恙,吾辈当自强。”

晨光刺破云层的刹那,林若蘅看着槐花落在胶卷上。那些凝固的岁月里,谢明远的目光穿过半个世纪,与阿蘅专注的眼神在光影中交汇。老槐树沙沙作响,仿佛在唱一首无声的歌,而长江水依旧浩浩汤汤,将所有的伤痕与希望,都酿成了这座城市血脉里的从容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wlAl0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铁马冰河照卿颜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ewlAl0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