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老工业基地桦城的深秋,冷风卷着煤灰打在脸上生疼。林心彤踩着厂区宿舍区开裂的水泥地,脚下不时传来碎玻璃的 ch 声。废弃的塔吊像垂暮的巨人矗立在天际线,墙面上"大干快上"的标语被岁月啃噬得只剩斑驳红字。远处传来的不是机器轰鸣,而是某个孩子练琴跑调的《菊次郎的夏天》。
推开32栋单元门,霉味混着煤球炉的烟熏气扑面而来。三楼拐角处,13岁的男孩浩浩正踮脚够电表箱,试图关掉家里的电闸——他爸又在酒劲上头,嚷嚷着要砸了他的电子琴。"姐!快帮忙!"浩浩看见林心彤像抓住救命稻草,额头还留着昨天被琴谱砸出的红印。
屋内的场景让人心酸:褪色的伟人画像下,掉漆的八仙桌上摆着半碗结了油膜的白菜豆腐汤。浩浩爸举着二锅头瓶子,胡茬里沾着饭粒:"学这玩意儿能炼钢?当年我在轧钢车间,巴掌大的钢坯子..."话没说完就被呛人的咳嗽打断。浩浩妈缩在缝纫机前,踩着踏板的节奏都透着小心翼翼。
"叔,您轧钢的时候,"林心彤捡起地上的琴谱,故意岔开话题,"是不是得听着机器的声音判断火候?"男人愣了下,酒瓶在桌上磕出闷响:"那当然!老厂子的师傅耳朵比仪器都灵!"她顺势点开手机里的录音:"您听听,浩浩这段和弦像不像钢水倒进模具的咕嘟声?"
浩浩眼睛亮了,赶紧打开破旧的电子琴。琴键上贴着用胶布写的简谱,C键己经塌陷下去。他按下几个音符,断断续续的旋律里,竟真有几分金属碰撞的铿锵。"上周他参加区里比赛,"浩浩妈突然开口,针脚在布料上猛地一扎,"评委说这孩子有工业音乐的感觉。"
"工业音乐能当饭吃?"浩浩爸又灌了口酒,酒液顺着下巴滴在油渍斑斑的工装裤上,"隔壁老李家孩子,在钢厂当质检员,一个月顶咱半年退休金。"林心彤没接话,而是掏出平板电脑,调出桦城最新的城市改造规划:老厂区要改造成文创园,重点引进音乐工作室。
楼道突然传来踢踢踏踏的脚步声,几个灰头土脸的孩子冲进来。领头的女孩举着张皱巴巴的传单:"浩浩!咱能报名参加'锈铁音乐节'啦!"传单边角被手汗浸得发皱,印着"用老工业声音唤醒城市记忆"的标语。浩浩爸盯着传单上的钢水喷溅图案,喉结上下滚动。
当晚林心彤组织了场特别的"家庭演奏会"。浩浩用电子琴模拟出车间传送带的嗡鸣,邻居家孩子敲着废弃的铁饭盒打节奏,就连浩浩爸都被哄着拿起酒瓶子,在暖气片上敲出哐哐的节拍。当《咱们工人有力量》的旋律以电子混音的形式响起时,这位老工人的眼眶突然红了。
"原来这玩意儿也能玩出花样?"他摸着电子琴塌陷的琴键,粗糙的指腹擦过琴身的划痕。浩浩立刻来了精神:"爸!我还能用钢渣做打击乐器!就像您教我的,废料也能再利用!"林心彤适时展示全国职业院校的特招政策,音乐制作专业的招生要求里,实践创新能力占比高达40%。
深秋的夜风吹得窗户哐当作响,屋内却暖意融融。浩浩妈翻出压箱底的蓝布,要给电子琴做个新罩子。浩浩爸蹲在地上,用生锈的扳手帮儿子改装自制的钢片琴。林心彤站在斑驳的楼道里,看着各家窗户透出的灯光——有的在辅导作业,有的在修补衣物,而302室传来的,是终于不再跑调的《光明行》。远处,老厂区的塔吊在暮色中亮起彩灯,就像这座城市,正在阵痛中孕育新的生机。
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0c0cc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