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玉林路的午后,蝉鸣裹着麻将牌的碰撞声从社区棋牌室飘出来。林心彤推开斑驳的木门,门轴发出"吱呀"的呻吟,带起一阵陈年木屑的味道。老式吊扇在头顶慢悠悠地转着,叶片上积着厚厚的灰,每转一圈就有细小的粉尘落在牌桌上。室内弥漫着茉莉花茶的香气,混着成都话特有的软糯腔调:"碰!清一色自摸咯!"
六十五岁的张大爷把搪瓷茶缸重重墩在塑料凳上,缸沿的红漆早己掉得斑驳,露出里头深褐色的茶垢。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袖口卷到手肘,露出臂上松弛的皮肤,皱纹里还沾着方才遛鸟时蹭到的鸟食碎屑。"这破机器净添乱!"他用蒲扇敲了敲面前的智能麻将桌,触摸屏上的牌谱分析界面让他眉头拧成疙瘩,"上周老李胡牌,机器非说他'疑似作弊',气得他三天没来!"
林心彤蹲下来,注意到张大爷的左手不自觉地着桌角——那里有道被几代人手肘磨出的凹槽,边缘光滑得能映出光。她的目光扫过老人的指尖,指甲修剪得整齐,却在虎口处有层薄茧,那是常年握麻将牌留下的印记。调出后台数据时,她瞥见张大爷偷偷把茶缸往怀里缩了缩,仿佛那是唯一的依靠。
"张叔,这机器其实能帮咱们练牌技。"她点开教学模式,屏幕上跳出张大爷常犯的"听牌失误"回放。老人的耳朵立刻竖起来,蒲扇停在半空,浑浊的眼睛盯着屏幕里自己的虚拟形象。当看到系统用红圈标出他错过的胡牌机会时,他的喉结动了动:"这...这咋比我还清楚?"
"我打了西十年麻将,还需要机器教?"张大爷的茶缸里溅出几滴茶水,落在褪色的塑料地砖上,很快被灰尘覆盖。他突然别过头,盯着墙上泛黄的"禁止赌博"标语,声音低下去:"以前和老伙计们凑桌,哪用得着这些..."林心彤注意到他的右手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,像是在摸牌,又像是在抓握什么看不见的东西。
正说着,棋牌室门被推开,拎着菜篮子的王嬢嬢骂骂咧咧进来:"老张头!你家闺女给你报了个'银发电竞班',说是教打智能麻将!"她把手机怼到张大爷眼前,短视频里,几个白发老人戴着VR眼镜,在虚拟牌桌上笑得前仰后合。张大爷的耳朵瞬间红了,茶缸在手里转得飞快,缸底与塑料凳摩擦发出"吱呀"的声响。
林心彤翻开心理咨询记录本,上面贴着张大爷的日常观察:独居、社交圈缩小、出现强迫性洗牌动作——典型的"社交隔离焦虑"表现。她注意到老人今天的袜子一只深灰一只浅灰,显然是匆忙中穿错的。"张叔,咱们给机器加点'人情味'?"她调出设置界面,把提示音换成李伯生前常哼的川剧调子,出牌动画改成老茶馆的竹椅茶壶。
当熟悉的《变脸》唱腔从麻将桌音箱里传出,张大爷的手指突然顿住,茶缸里的茶叶晃出细小的涟漪。他的目光变得恍惚,仿佛回到十年前,老李还在世时,两人总在牌局间隙哼上两嗓子。林心彤悄悄把纸巾盒往他身边推了推,老人却倔强地用袖口擦了擦眼睛:"这机器...还挺会来事儿。"
暮色漫进棋牌室时,智能麻将桌突然弹出"老友局"邀请。屏幕上,己故的老邻居们虚拟形象依次入座,老李的虚拟头像还戴着那顶磨破边的鸭舌帽,出牌时弹出当年的聊天记录:"老张,你这手气还是这么臭!"张大爷的喉结剧烈滚动,颤抖的手指摸向屏幕,却在触到虚拟牌面时猛地缩回来。
"他们...还记着我呢。"他低头喝茶,茶缸挡住了泛红的眼眶。林心彤悄悄调暗灯光,让虚拟影像与现实的暮色融为一体。智能系统适时推送:"检测到玩家心率加快,建议播放《梅花三弄》放松。"古筝声响起的瞬间,张大爷的肩膀突然松弛下来,蒲扇"啪嗒"掉在地上,惊飞了脚边打盹的小猫。
手机震动着弹出新消息:社区老年中心将开设"数字社交工作坊",张大爷的案例被选为"科技怀旧疗法"典型。林心彤看着他逐渐融入虚拟牌局,手指在触摸屏上的动作虽显笨拙,嘴角却扬起久违的笑意。老式吊扇继续吱呀转动,把茶香、牌声和虚拟的欢笑声,搅成一碗热气腾腾的成都生活。而在角落的阴影里,张大爷偷偷用袖口擦了擦茶缸上的水渍,仿佛在擦拭岁月留下的痕迹。
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0c0cc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