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57章 裁缝铺的智能裁床与老纸样
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意识迷局:377次心灵反转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0c0cc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苏州巷弄里飘着细雨,青石板被雨水浸润得发亮。林心彤收了伞,拐进"锦绣裁缝铺"。店内,崭新的智能裁床正在切割布料,激光束发出的红光与墙角木架上泛黄的纸样形成强烈反差。纸样边缘磨损严重,用棉线仔细缝补过,依稀可见上面手绘的盘扣图案。

六十岁的陆师傅攥着竹尺,对着裁床的操作界面首摇头。他的藏青围裙上别着几枚生锈的老顶针,袖口沾着零星的线头:"这机器裁的旗袍领口总差那么半寸!上个月给新娘子做的嫁衣,穿上连头都转不了!"缝纫机的嗡鸣声混着窗外的雨打芭蕉声,在狭小的店铺里回荡。

林心彤蹲下来,注意到老人右手食指内侧的凹痕——那是常年顶针压线留下的印记,指甲缝里还沾着淡淡的蓝靛染料。她查看裁床的操作记录,发现近两个月来,陆师傅每天打烊后都会取出老纸样,在布料上手工比划裁剪,智能裁床生成的废布边角料堆得比往常高出两倍。

"陆叔,咱们给机器加载'老裁缝经验包'?"她掏出个缠着红绸的U盘,绸带上绣着小巧的蝴蝶纹样。话音未落,店门被推开,抱着布料的年轻女孩气喘吁吁地跑进来:"陆师傅!您教我做虎头鞋的视频在网上火了,有位海外华人说看哭了!"

手机屏幕里,陆师傅戴着老花镜,手把手教女孩绣虎头鞋的虎须,银针在布料上穿梭如飞。弹幕密密麻麻:"这针法比3D打印还精致!""隔着屏幕闻到了奶奶的味道!"陆师傅的竹尺"当啷"掉在裁床上,惊得案头的剪刀晃了晃。

他转身打开樟木箱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几十年的客户订单,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照片:年轻时的陆师傅站在缝纫机前,怀里抱着穿碎花裙的女儿,身后墙上挂满了待取的旗袍。"这纸样是我娘传的,"他着纸样边缘的针脚,"当年她用这纸样,给镇上姑娘做了多少嫁妆..."

林心彤将U盘插入裁床,界面瞬间变成工笔画风格。当输入"苏式旗袍",系统自动跳出提示:"检测到陆氏改良工艺,建议采用'七分合肩法',并预留0.3寸呼吸量",旁边还调出陆师傅二十年前绘制的《旗袍省道改良图》。

"这...这怎么还记得?"老人的老花镜滑到鼻尖,看着自己年轻时的笔迹,眼眶泛红。他下意识摸向口袋,掏出那枚总也舍不得换的老顶针——铜面被磨得发亮,边缘刻着"民国三十七年"的字样,这是他用了西十年的宝贝,缝过的布料能绕护城河五圈。

暮色漫进店铺时,裁床突然发出提示音。屏幕显示:"检测到特殊客户需求,启动人文定制程序"。激光束按照老纸样的轮廓精准切割,还在衣襟内侧绣上了陆师傅手写的祝福:"愿得一心人,白首不相离"。

陆师傅的手第一次放松下来,他顺着裁床的引导,用竹尺复核尺寸。当智能裁床完成裁剪,他轻轻抚摸着布料上的纹路,突然想起女儿离家前的话:"爸,老手艺也要跟上时代啊。"手机弹出新消息:市非遗中心要在裁缝铺设立数字传承基地,陆师傅的老纸样和智能裁床将共同展示。

但林心彤注意到,老人盯着手机屏幕的眼神突然变得复杂。他悄悄从抽屉深处取出一封信,信纸边缘被反复得起了毛边,落款日期是五年前——正是女儿留学后再未联系的那年。信纸上只有短短一行字:"爸,我在米兰开了中式高定工作室..."此时,窗外的雨越下越大,智能裁床的红光映在老纸样上,那些手绘的盘扣图案,仿佛在雨中微微颤动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0c0cc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意识迷局:377次心灵反转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0c0cc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