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5章 新官上任,班长的职责与挑战
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四合院: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KA0T0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铁门“吱呀”一声被推开,又轻轻合拢,将车间的喧嚣隔绝在外。

杨富贵坐在那张略显简陋的办公桌后,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。

崭新的工作笔记摊开着,第一页还是一片空白,如同他即将展开的管理生涯。

窗外,阳光将车间切割成明暗相间的区域。

机器的轰鸣,工具的碰撞,工人们的谈笑,交织成一首熟悉的工业交响曲。

他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石灰水气味,清新又带着几分凛冽。

是时候了。

杨富贵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领,推门走了出去。

车间内的嘈杂在他出现时,有片刻的凝滞,随即又恢复了常态,只是多了几分若有若无的打量。

他走到车间中央的一块空地上,这里通常是班前会的老地方。

工人们三三两两地聚拢过来,有的脸上带着好奇,有的则显得不那么热切。

“各位工友,从今天起,我就是咱们一车间的班长了。”

杨富贵的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,没有多余的客套。

“以前我是大家的技术员同事,以后也是。”

“不过,在其位谋其政,有些规矩,有些安排,我还是要强调一下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人群,尤其在几位年纪偏大、资历较深的老技术员脸上停留了一瞬。

那几位老师傅,有的抱着胳膊,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,眼神却飘向别处。

有的则低头摆弄着手里的工具,仿佛没听到一般。

“首先,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,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。操作规程必须严格遵守,以前怎么方便怎么来的习惯,得改改了。”

“其次,车间的生产任务,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,希望大家各司其职,保质保量完成。”

“最后,有什么技术上的难题,或者工作上的建议,随时可以来找我,我的办公室门永远开着。”

话音刚落,何雨柱第一个高声响应。

“杨班长说得对!咱们就得按规矩来!谁要是不服,那就是跟我何雨柱过不去!”

他挥了挥拳头,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,气氛略微轻松了一些。

几个年轻些的工友也跟着附和,看向杨富贵的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敬佩。

“知道了,杨班长。”

“放心吧,杨班长。”

零星的回应响起,但那几位老资格的技术员,依旧没什么太多表示,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。

杨富贵看在眼里,不动声色。

他知道,新官上任三把火,这第一把火,点起来容易,要烧得旺,烧得让人信服,却不容易。

接下来的几天,车间里表面上风平浪静。

杨富贵安排下去的工作,大家也都按部就班地做着。

然而,一些细微的摩擦却时有发生。

比如,有老师傅在操作机床时,明明有新的防护措施,却嫌麻烦,依旧按照老习惯来。

杨富贵看到了,会上前提醒。

“王师傅,这个防护挡板还是装上吧,安全第一。”

被称为王师傅的老技术员,眼皮都懒得抬一下,手上动作不停。

“哎呀,杨班长,干了几十年了,都这么过来的,没事儿。”

“以前没事,不代表以后也没事。规定就是规定。”杨富贵语气平静,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坚持。

王师傅动作一顿,抬头瞥了他一眼,眼神中带着几分不耐烦,但终究还是不情不愿地把挡板装上了。

嘴里却小声嘀咕:“年轻人,就是爱讲究这些虚头巴脑的。”

声音不大,却足够让周围的人听见。

杨富贵只当没听见,转身去检查其他工位。

他明白,这些人并非针对他个人,更多的是对一个比他们年轻许多的人突然成了顶头上司的不适应,以及对自己“经验”的过度自信。

想让他们真正服气,光靠说教和强调纪律是不够的。

还需要一个契机。

这天下午,车间主任行色匆匆地找到了杨富贵。

“富贵啊,出事了!”

车间主任额头上渗着汗珠,语气焦急。

“钢厂接了个出口订单,对方要得急,点名要我们车间生产一批高精度轴承。这批活儿要是干不好,不仅影响厂里的声誉,年底的奖金也得泡汤!”

“图纸呢?”杨富贵立刻问道。

“在这儿,技术科刚送过来,要求三天之内必须交货!”

杨富贵接过图纸,眉头微微蹙起。

这批轴承的精度要求极高,加工难度不小,而且时间非常紧张。

他迅速在脑中过了一遍车间里各个技术员的特长和机床的状况。

“主任,您放心,我来安排。”杨富贵沉声说道。

“好!富贵,这事儿就交给你了!务必完成任务!”车间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,语气中带着信任与期待。

杨富贵立刻召集了车间所有技术骨干开短会。

“同志们,现在有一个紧急生产任务,一批高精度轴承,三天内必须完成。”

他将图纸分发下去。

“这批活儿,难度大,时间紧,对我们是个考验。”

“我初步的安排是,老李,你负责粗加工。老王,你负责精磨。小张,你负责最后的检测……”

杨富贵有条不紊地分配着任务,将最关键的几道工序交给了最有经验的老技术员。

被点到名的王师傅,就是前几天对防护挡板颇有微词的那位。

他接过图纸,扫了一眼,嘴角撇了撇。

“杨班长,这活儿精度要求太高了,三天?有点悬啊。”王师傅慢悠悠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。

“是有点挑战,但我们必须完成。”杨富贵看着他,“王师傅,精磨这块,整个车间就数您经验最丰富,这关键的一道坎,还得靠您。”

王师傅听了这话,脸色稍缓,哼了一声,没再多说什么,算是默认了。

任务立刻开始。

车间里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,机器的转速似乎都比平时快了几分。

杨富贵在各个工位之间来回巡视,不时停下来与工人们交流几句,解决一些小问题。

何雨柱也格外卖力,他负责的工序虽然不是最核心的,但也一丝不苟。

“杨哥,放心,我这儿保证没问题!”他拍着胸脯,嗓门依旧洪亮。

杨富贵对他点了点头,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。
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
第一天,粗加工顺利完成。

第二天,进入了关键的精磨阶段。

王师傅负责的那台精密磨床,是车间的宝贝疙瘩,平时保养得也最好。

然而,到了下午,问题还是出现了。

“杨班长!杨班长!不好了!”一个年轻学徒慌慌张张地跑过来。

“王师傅那台磨床,好像出问题了!磨出来的零件,尺寸都不对!”

杨富贵心中一紧,快步走向王师傅的工位。

只见王师傅满头大汗,正对着一堆废品零件发愁,脸色铁青。

旁边围了几个工友,也是束手无策。

“怎么回事?”杨富贵问道。

王师傅看到杨富贵,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与不自然。

“我……我也不知道,明明是按照图纸尺寸调的机床,可磨出来的东西,就是差那么一点点。废了好几个了!”

他指着地上一堆报废的轴承套圈,语气中带着懊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推诿。

“这破机器,关键时候掉链子!”

“机器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”杨富贵淡淡地说了一句,没有立刻指责。

他弯下腰,拿起一个报废的零件仔细端详,又走到磨床边,目光在刻度盘、砂轮、冷却液管路上一一扫过。

车间主任也闻讯赶来,看到这情景,脸色变得十分难看。

“老王!这可是节骨眼上!你……”主任有些急了。

“主任,您别急。”杨富贵抬手示意了一下,然后对王师傅说:“王师傅,您先歇会儿,我来看看。”

王师傅张了张嘴,想说什么,最终还是没出声,默默退到了一旁,眼神复杂地看着杨富贵。

其他工友也屏住了呼吸,他们都知道杨富贵技术好,但这次的问题,连经验丰富的王师傅都束手无策。

杨富贵没有立刻动手调整机床,而是先拿起塞尺和千分尺,对机床导轨的几个关键部位进行了细致的测量。

他的动作不快,但每一步都透着沉稳与精准。

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,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光晕。

几分钟后,他首起身。

“问题找到了。”
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。

“王师傅,您在调整对刀的时候,忽略了砂轮磨损带来的微小补偿量,而且,冷却液的流量似乎也比标准值偏小了一些,导致工件在研磨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,产生了微小的热变形。”

杨富贵的声音清晰而平静,没有丝毫指责的意味,纯粹是在陈述事实。

他一边说,一边动手调整冷却液阀门,又取出一块备用砂轮,手法熟练地开始进行砂轮的动平衡校正和修整。

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没有丝毫多余的动作。

王师傅的脸一阵红一阵白。

杨富贵说的这两点,确实是他凭老经验操作时忽略掉的细节。以前加工普通件,这点误差或许不明显,但对于这种高精度零件,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。

他本想反驳几句,给自己找回点面子,比如说是机床本身的问题。

但看着杨富贵那精准无误的操作,听着他对问题的分析,那些话到了嘴边,又咽了回去。

人家说得有理有据,而且,看这架势,是真能解决问题。

很快,杨富贵调整完毕。

“我先试磨一个。”

他取过一个新的毛坯件,小心地装夹在机床上,启动了机器。

砂轮旋转,火星西溅。

车间里只剩下磨床轻微的嗡鸣声。

所有人都盯着那旋转的工件。

几分钟后,杨富贵关闭机器,取下零件,用千分尺仔细测量。

他抬起头,嘴角露出一丝微笑。

“合格了。”

他将零件递给旁边的检测员。

检测员用更精密的仪器复核了一遍,惊喜地抬起头。

“杨班长,尺寸完全符合图纸要求!精度非常高!”

人群中爆发出小声的欢呼。

车间主任长长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笑容,看向杨富贵的眼神充满了赞赏。

“好小子!真有你的!”

何雨柱更是激动地喊道:“我就说杨班长牛逼吧!这技术,厂里找不出第二个!”

杨富贵将合格的零件递给王师傅。

“王师傅,接下来还是辛苦您。按照这个标准来,应该就没问题了。”

王师傅接过那个闪着金属光泽的轴承套圈,入手微沉,表面光滑如镜。

他看着杨富贵,眼神复杂。

有惊讶,有佩服,也有一丝被当众指出不足的难堪,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。

这个年轻人,不光技术顶尖,这份沉稳和处理事情的分寸,也远超他的年龄。

“……好。”王师傅干涩地应了一声,声音比平时低了不少。

他没有再多说什么,默默地回到机床前,开始重新调整参数,神情比之前专注了许多。

杨富贵微微点头,没有再多停留,转身去处理其他事务。

危机暂时解除,生产重新步入正轨。

看着杨富贵离去的背影,王师傅眼神闪烁了几下,握着零件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。

虽然被杨富贵的技术和气度所慑,但他几十年的老师傅面子,今天算是被削了一层。

心底那点不服气,似乎并未完全消散,反而像一颗埋下的种子,在等待着什么。

这个杨富贵,确实有两把刷子。

但想让所有老家伙都真心实意地服他,恐怕,路还长着呢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KA0T0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四合院: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KA0T0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