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魂崖上的搜救,在持续了一天一夜后,被迫宣告结束。
除了捞上来几具刺客的尸体和一些兵器的残片,关于陈默的踪迹,一无所获。
在所有人都默认了“陈默尸骨无存”这个残酷的事实后,一个沉痛而又肃穆的消息,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,迅速席卷了整个安乐郡城。
——陈参军,为引开刺客,保全郡城,于断魂崖坠崖牺牲。
消息传开,全城震动。
起初是震惊,然后是难以置信,最后,是排山倒海般的悲痛。
无数百姓自发地走出家门,聚集在太守府前,他们不愿相信,那个在传说中如同神仙般的人物,就这么……没了?
太守府内,气氛更是凝重如铁。
刘焉一夜未眠,双眼布满血丝。他坐在主位上,看着堂下或悲伤、或迷茫的文武官员,猛地一拍桌案,用一种不容置疑的、带着巨大悲痛的沙哑声音,做出了一个决定。
“陈慎之,为我郡城而死,为我北地黎民而死!此乃国殇!”
“传我命令,全城缟素三日,以悼国士!”
“虽……虽未能寻得慎之遗骨,但其衣冠尚在!我要为慎之,建一座衣冠冢!就在这郡城东面风景最好的向阳坡上,要用最高规格!要让后世子孙,都永远铭记陈慎之之大功!”
有官员小声进言,说如此规格,是否逾制,恐引朝廷非议。
刘焉当即勃然大怒,他指着那名官员,痛心疾首地斥责道:“逾制?慎之以一人之身,退万千蛮夷,寻天赐宝矿,最后更为我等杀身成仁!此等功绩,此等风骨,何制能限之?!”
他转向一首沉默不语的荀攸,拱手道:“荀从事,您是朝廷使者,此事,您以为如何?”
荀攸抬起头,他那张一向冷静理性的脸上,也带着一丝动容。他对着刘焉,缓缓点了点头,声音低沉:
“国士无双,当以国士之礼待之。刘太守之举,合情,亦合礼。攸,无异议。”
有了荀攸这位“朝廷代表”的背书,再无人敢有二话。
一场声势浩大的“葬礼”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,在郡城展开了。
陈默生前穿过的一件青衫,被郑重地放入了一具由上等楠木打造的棺椁之中。出殡那日,万人空巷。
刘焉亲自扶棺,郡尉李严率三军甲士披麻戴孝,为其开道。
荀攸走在队伍的最前方,神情肃穆。
无数百姓,无论男女老幼,皆沿街跪拜,哭声震天。
那一日,郡城的纸钱,卖到脱销。
城里的说书人,更是连夜编出了十几个不同版本的《陈神师传奇》。
有的说,陈神师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,如今是功德圆满,白日飞升了。
有的说,陈神...师坠崖后,被河里的龙王爷请去做军师了,所以才找不到尸骨。
还有一个版本流传最广,说陈神师并未死去,而是化作了郡城的守护神,从此将永远庇佑着这片土地。
总之,陈默,在他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,彻底完成了从“人”到“神”的最终蜕变。
而这场“封神大典”的高潮,在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到来了。
刘焉以郡城太守和朝廷使者荀攸的联合名义,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奏疏。奏疏中,他用尽了毕生所学,以最悲痛、最恳切、最华丽的辞藻,详述了陈默的生平“事迹”与不世之功。
在奏疏的最后,他含泪为陈默请封。
考虑到陈默生平“为人稳健,行事周全,以一己之力,稳固一郡江山,安定一方黎民”,故恳请朝廷,追封陈默为——
“稳健侯”
……
断魂崖下,半山腰处。
陈默吊在那里,己经整整两天两夜了。
他感觉自己快要变成一具真正的风干的尸体了。
饥饿、寒冷、疲惫,轮番折磨着他的神经。幸亏他那“稳健”的习惯,让他在夜行衣的内衬里,缝了好几个小口袋,里面藏着高热量的肉脯和炒面粉,才让他勉强撑了下来。
“这帮人……总算是走了吧?”
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,向上方望去。崖顶上空空如也,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了。
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。
【我的‘假死计划’……竟然以一种我完全没想到的方式,被动地……成功了?】
【虽然过程曲折离奇,差点丢了小命,但结果……似乎还不错?】
他心中甚至升起了一丝小小的喜悦。
【从今天起,世上再无陈默。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!等我拿到府库里那笔属于我自己的‘抚恤金’,就立刻远走高飞,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,买上几百亩地,从此过上我梦寐以求的、安稳的退休生活!】
他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起自己美好的未来,一边规划,一边开始解那根救了他狗命的安全绳。
这绳结,是他自己发明的“稳健结”,一共九九八十一个扣,复杂无比,号称除了他自己,谁也解不开。
然而,在风雨中被水泡了两天,又被他自身的重量拉扯了两天,这绳子……它涨了,绳结也卡死了。
陈默满头大汗地跟那堆绳结搏斗了半个时辰,最后,他悲哀地发现——
这绳结……他自己也解不开了。
陈默:“……”
他抬头看了看几十丈高的崖顶,又低头看了看几十丈下奔腾的河水,再看看自己被捆得结结实实的腰。
他那张因为两天没洗而显得灰扑扑的脸上,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表情。
【稳健……好像有点过头了。】
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KTejK.html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