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63章 盐灯照夜

求书网 更新最快! 疯批首辅他死遁后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cljcw.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沧州的海边,盐田被月光染成一片银白。顾沉舟站在盐田边的石垒上,玄色官服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。他怀里抱着个铜匣,匣里是今日从陈焕之盐船暗格里搜出的密信——每封都盖着倭国“菊纹印”,内容竟与十年前顾母失踪前的信件如出一辙。 “顾大人。”卫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她穿着靛青盐工服,发间别着枚贝壳簪,手里提着盏盐晶灯,“我在盐田祭坛发现了这个。”灯芯是根半透明的盐晶,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,“阿福叔说,这是盐工们用来‘照魂’的——当年顾夫人失踪那晚,祭坛的盐灯也亮过。” 顾沉舟转身接过盐灯。灯身的盐晶突然泛起涟漪,映出幅模糊的画面:二十年前的雨夜,穿月白衫子的妇人(正是顾母)站在祭坛前,怀里抱着襁褓里的婴儿(顾沉舟)。她身后的阴影里,站着个戴斗笠的男人——那男人的斗笠边缘,绣着朵极小的“菊”纹。 “是倭国人。”卫岚的声音发颤,“我阿爹临终前说过,当年有个戴菊纹斗笠的男人,逼我阿娘交出‘活盐’秘方。后来我阿娘带着您逃了,我阿爹……”她的指尖抚过灯身,“我阿爹替他们顶了罪,被沉了运河。” 顾沉舟的喉结滚动。他想起昨夜在祠堂看到的新刻碑文——最末一行字是新刻的:“卫氏守真,护盐有义;沉冤得雪,魂归盐脉。”那是盐工们偷偷刻的,为的就是给卫岚阿爹正名。此刻,盐灯里的画面与碑文重叠,他终于明白,为何卫岚总说“盐脉里有活人魂”。 “岚儿。”他握住她的手,掌心的温度透过盐晶灯传来,“你阿爹不是逃兵,是英雄。他替顾家、替沧州盐工,挡了倭国人的刀。” 卫岚的眼眶泛红。她望着远处被月光镀亮的盐田,轻声道:“我从小跟着阿娘长大,她说您娘是‘盐脉的守护星’。可我阿娘没说完就走了……”她的声音突然哽咽,“首到在盐仓暗格里找到这本账册——”她从怀里掏出本泛黄的册子,封皮上“活盐秘录”西字与顾母信件上的字迹如出一辙,“我才明白,原来我阿娘和您娘,是一起护着‘活盐’的姐妹。” 顾沉舟翻开账册。第一页画着幅地图,标着“沧州七十二盐眼”;第二页记着“洪武三十年,林氏(卫母)、顾氏(顾母)共炼活盐百担,救饥民三千”;第三页夹着张画像,正是二十年前祭坛上的妇人——与顾母有七分相似,额间的朱砂痣却比顾母多了颗。 “这是我外婆。”卫岚的手指轻轻抚过画像,“阿娘说,她是盐工之女,和我阿娘一起学炼活盐。后来……”她的声音低下去,“后来倭国人来了,她们为了护活盐,一个引开追兵,一个带着您逃了。” 海风突然卷起咸湿的雾气。顾沉舟望着卫岚泛红的眼尾,喉间发紧。他想起三日前在都察院档案里看到的密报:天启三年,倭国“菊纹丸”商船在东海遇台风沉没,船上载着大量“神秘货物”。此刻,账册里夹着的那张“活盐秘方”,右下角的朱印竟与“菊纹丸”的船主私印一模一样! “他们要的不是死盐,是活盐。”顾沉舟的声音冷得像冰锥,“陈焕之、周承业,还有倭国商人,他们想垄断活盐,用它换军粮、换兵器!” 卫岚突然抓住他的手腕:“顾大人,祭坛的盐灯今晚子时会亮。”她的声音带着股笃定,“阿福叔说,这是盐工们的‘魂灯’,能照见藏在盐脉里的秘密。我阿娘失踪前,曾说过‘子时盐灯亮,真相现盐场’。” 顾沉舟的瞳孔骤缩。他想起昨夜盐工们凑在他耳边说的话:“顾大人,盐田的老井最近冒热气,夜里能听见哭声——像是当年被沉河的人在喊冤。”此刻,卫岚的话像把钥匙,打开了他心中那扇尘封的门。 “走。”他抄起铜匣,“去盐田老井。” *** 子时的盐田静得能听见盐粒落地的轻响。老井边围了二十几个盐工,每人手里举着盏盐晶灯。卫岚站在最前,盐晶灯的光映得她眼底发亮:“顾大人,这口井是洪武年间挖的,专门埋‘活盐’的引子。我阿娘说,井里有块‘活石’,能照见所有藏盐的秘密。” 顾沉舟摸出怀里的铜镜。镜面映出井壁上的刻痕——那些歪扭的符号,竟与盐仓暗格的“盐雾密码”完全吻合!他刚要说话,井底突然传来“咕噜噜”的水泡声,水面浮出块黑黢黢的石头,在盐灯的映照下,竟泛着幽蓝的光。 “活石!”卫岚的声音发颤。她伸手触碰石头,指尖刚碰到表面,石头突然裂开,露出里面卷着的羊皮卷。顾沉舟展开羊皮卷,上面的字迹是用盐卤写的,遇月光显形:“活盐藏于七十二眼,以盐晶为引,以民心为炉。贪者取死,廉者得生。” “这是……”顾沉舟的声音发涩。他想起三日前在都察院看到的“盐引批文”——每张批文的朱印下,都藏着个极小的“菊”纹。原来所谓“整顿盐市”,不过是倭国商人勾结京官,想借“官盐”之名,把活盐据为己有! “顾大人!”郑黑胖的声音从井边传来。他浑身透湿,手里举着块带血的人皮,“周府的地窖里,挖出本账册!上面记着,周承业和陈焕之每个月给倭国送十担活盐,换的是……”他的声音突然哽住,“换的是倭国的‘铁炮图’!”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。卫岚的盐晶灯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灯油溅在羊皮卷上,竟把“铁炮图”三个字染成了血红色。顾沉舟握紧羊皮卷,指节发白——原来他们不仅要夺活盐,还要用沧州的盐税造兵器,染指中原! “走!”他一把拽起卫岚,“去盐运司!要把这些证据呈给巡按御史!” *** 盐运司的朱漆大门在子时被撞开。顾沉舟举着羊皮卷冲进大堂,卫岚举着盐晶灯跟在他身后。堂上,巡按御史陈大人正捧着茶盏打盹,听见动静抬头,见是顾沉舟,慌忙放下茶盏:“顾大人,深夜闯衙,所为何事?” “陈大人可认得这个?”顾沉舟将羊皮卷拍在案上,“这是洪武年间的‘活盐秘录’,记着沧州七十二眼盐井的位置,还有……”他翻开第二页,“还有倭国商人勾结盐课司,用活盐换铁炮的账册!” 陈大人的脸瞬间煞白。他伸手去拿羊皮卷,却被顾沉舟按住手腕:“陈大人可知,周承业的盐船今夜要私运十担活盐去倭国?您桌上的‘整顿盐市令’,用的可是他的印模?” 卫岚举起盐晶灯,灯光映在陈大人的脸上。他的冷汗顺着下巴滴在案上,正好落在“菊纹印”上——那印模的纹路,竟与羊皮卷里的“铁炮图”边框一模一样! “顾大人,这……这是误会!”陈大人慌忙后退,“下官只是奉户部之命……” “奉户部之命?”顾沉舟冷笑,“户部尚书的侄子陈焕之,此刻正在码头装船。您说他是不是也在‘奉命’?” 堂外突然传来喧哗。郑黑胖的声音裹着风灌进来:“顾大人!陈焕之的盐船被盐工们堵住了!他们举着您娘的盐引残片,喊着‘活盐养民,死盐喂倭’!” 卫岚的盐晶灯突然亮了起来。灯光透过窗棂,照在堂外的盐田上——那里,成百上千的盐工举着盐晶灯,像一片流动的星河。他们的口号声穿透夜色:“顾大人,我们信您!护盐脉,护家园!” 顾沉舟望着卫岚泛红的眼尾,又看向堂外如潮的盐工。他忽然明白,所谓“初心”,从来不是刻在碑上的字,而是刻在百姓心里的火。而这把火,此刻正随着盐晶灯的光,照亮整个沧州。 “陈大人。”他松开手,“您若想自证清白,便随我去码头。让盐工们看看,到底是谁在护盐脉,谁在卖国。” 陈大人的官服下摆被攥得皱巴巴的。他望着堂外如星的盐晶灯,终于颤巍巍地跪了下来:“下官……下官这就去!” 卫岚的盐晶灯在手中摇晃。灯光映着她嘴角的笑,像极了二十年前祭坛上那位妇人的模样。她望着顾沉舟的侧脸,轻声道:“顾大人,您娘要是看见今晚的盐灯,该多高兴。” 顾沉舟没有说话。他望着堂外攒动的人头,听着此起彼伏的口号,只觉心中有团火在烧。那火,是顾母的盐引残片点燃的,是卫岚阿爹的活盐秘录点燃的,更是千万盐工的盐晶灯点燃的——这火,叫民心,叫公道,叫永远不会熄灭的希望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cljcw.html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。求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qiushuxsw.com
求书网 有求必应! 疯批首辅他死遁后 http://www.qiushuxsw.com/book/jcljcw.html 全文阅读!求书网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